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香椿“植”出致富路

达州日报 2017-07-05 09:58 大字

黄泥塝村位于开江县任市镇,因其土质而得名,一直以来受地理位置偏、自然禀赋差、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滞后,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现如今,香椿产业漫山遍野,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不仅带富了百姓,还成为各地学习典范。

反复求索,香椿产业得青睐

土壤贫瘠、庄稼欠丰、收入低下,一直是该村无法改变的事实。为了求生存,很多村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但不管走多远,都难忘深深土地情怀,都未曾放弃过在土里寻找“致富路”。

传统农作物行不通,那就尝试其他种业。村民开初尝试种黄金药材,利润高,土壤、气候也适宜,但没有合作企业做支撑,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民无法承担动荡的市场价格,以失败告终。后来又试种植花椒,宜种宜管,但采摘成了无法克服的难题,无疾而终。此路不通,另辟蹊径,尝试发展养殖业。养过鸭喂过猪,但均因高额的饲养成本和低廉的利润空间而被放弃。

不断失败,决心从未动摇过

“初识香椿产业,是在2014年的一次家族会上,”村支部书记唐亮向我们介绍起了与香椿的相识、相知,“听说发展香椿产业都能发家致富,顿生好奇,随即到大竹石河镇、二郎乡等地进行实地考察,眼见为实,看到热火朝天的交易市场和规模宏大的香椿种植就动了心”。

为了少走弯路,避免再次失败,唐亮先是对香椿产业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论证,又请专家亲临现场勘察指导,在确定各项指标均达标后,坚定了推广香椿产业的决心。

先锋带头,干群种植热情高

“独木难成林”,只有规模化发展才能产生集约效应,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于是全体村民动员大会开了起来,但效果很不理想,大家都不“感冒”。

唐亮明白,反复的失败让大家有了阴影,扫除阴影的方式只能靠实实在在的收益。于是他又开始动员村干部和部分党员,多次带着他们到大竹学习参观,欲通过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示范带动全村发展香椿。

通过先锋带头,2015年底,310亩的香椿示范园顺利落成。流转土地的农户和部分贫困户优先享受到了集体发展的好处,不参与户每劳动一天就有60元务工收入,每斤近20元的价格让人特别动心。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达州市开江县河长名单公告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有关精神和要求,现将开江县河长公告如下:序号河长(库长)姓名职务1总河长罗建县委书记周建平县委副书记、县长2新宁河河长罗建县委书记...

开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开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