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开江金山寺、达川区高观音岩摩崖造像和高拱桥 见证荔枝道繁荣兴盛 印证荔枝道基本走向

达州晚报 2016-03-19 18:58 大字

1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考古专家一行,赶赴开江县和达川区各处实地调查荔枝道文化遗存。开江金山寺、达川区高观音岩摩崖造像和高拱桥,见证了荔枝道的繁荣兴盛。特别是开江金山寺和达川区高观音岩摩崖造像为唐、宋时期,据此可以基本确定荔枝道基本走向,大风高拱桥以其规模巨大、世所罕见,又处于达州至开江的必经之地,印证了此通道自古就有。

开江金山寺位于开江县普安镇玉皇观,寺庙依山而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重修,乾隆至道光年间维修。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四合院布局,由宝树禅、藏经楼、舍利塔、大雄宝殿、放生池和园林组成。考古专家认为金山寺位居开江至达州、宣汉的主道附近,是荔枝道沿线的重要文化遗存,始建于天宝年间,从年代上也印证了金山寺与天宝荔枝道的关系十分密切。

达川区檀木镇高观音岩摩崖造像,凿于北宋元佑九年(1094年)。在高约50米,上宽20米的石岩上凿龛,龛平面呈现三角形,高5米,宽3米,深1.5米。主尊为三头六臂站立观世音菩萨,高约3米,肩宽0.55米,圆开七彩背光,头饰八个方形人物像代替发髻或化佛,面像丰满圆润,双耳以人物头像代替,颈部饰三道项圈纹,着彩条披肩,挂璎珞于胸前至腹部,六臂中左、右上部的手交于胸前合十,做阿弥陀佛手印,左右中尊均为圆形头光,结珈跌坐于仰覆之上。龛下立有五通碑记,12号石刻题记年代为“宋元佑九年正月”。造像保存基本完好,雕刻精美,文字内容丰富。考古专家认为该造像是四川地区乃至西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初年的摩崖造像,有精确的纪年和明确的历史,是荔枝道的重要节点,同时建议达州市要积极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强保护力度。

达川区大风乡高拱桥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横跨明月江上,呈东北——西南走向,为连接大风通往檀木的必经之地。桥为石质单孔,全长58.2米,宽10.3米,拱高21米,跨度35米,拱圈用条石砌成。桥东西两端有踏道37级、39级,两侧设石质栏杆。考古专家在考察后认为高拱桥与高观音岩摩崖造像结合,是檀木至大风再至达州古道的重要见证,该桥是四川或者国内少见的保存完好的清代大跨度高拱石桥,其跨度之长、拱弧之高,在全国可能都非常罕见,完全可以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普义 本报记者 张燕)

新闻推荐

“天降”瓷砖砸坏小车该谁“埋单”? 物管:将协助业主找开发商处理

物管:将协助业主找开发商处理

开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开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