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展开智慧翅膀 放飞科学梦想 ——本报小记者采访达州市第3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颁奖典礼纪实

达州日报 2015-12-12 22:44 大字

[摘要]——本报小记者采访达州市第3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颁奖典礼纪实

●活动策划:达州日报教育周刊、开江中学、开江县甘棠初中

●活动指导:刘佳江 张谦 本报记者 桂爽

12月7日,达州市第3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第六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典礼、达州市青少年儿童科学院授牌仪式在开江中学举行。

在颁奖典礼现场,本报开江中学和开江县甘棠初中十余名小记者,在本报记者及学校老师带领下,采访了与会领导及嘉宾。

青少年要树立科技创新的青春梦想

在活动现场,市委副书记、市长包惠阿姨愉快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包惠阿姨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你们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基础。作为青少年学生,一定要胸怀远大抱负,立志科技创新,不断创造出更多体现达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力的成果,为达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最后,包惠阿姨希望达州市青少年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一定要树立投身科技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的远大志向,锐意进取、不断探索,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切实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实践中不断有新发现、新创造、新进步,努力成长为科技创新的后备军。她还鼓励我们要多采访报道生活中的好新闻,宣传正能量,现在做好小记者,明天做大记者!

·本报开江中学小记者/舒勇谋、王家霜

·本报开江县甘棠初级中学小记者/李思濛

达州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硕果累累

采访中,省科协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肖咸君叔叔高度评价了达州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肖叔叔告诉我们,近年来,达州的青少年学生和教师的科技创新作品多次获得各级各类奖励。今年,在第30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达州市选送的各类中小学生和教师作品达135个,其中122个获奖,获奖率达90.3%,获奖总数居全省第一,获一等奖数居全省第二。

肖咸君叔叔认为,此次大赛的举办,必将对进一步推动达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蓬勃开展,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与创新素质,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报开江县甘棠初级中学小记者/许潇潇、李其琪

·本报开江中学小记者/朱柳、罗涌豪

成立青少年儿童科学院意义深远

就达州市青少年儿童科学院授牌成立一事,我们采访了市委副书记郭亨孝叔叔及副市长吴应刚叔叔。

郭亨孝叔叔告诉我们,达州市青少年儿童科学院的授牌成立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新形式和新举措,它将会在引导和教育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取得新的成绩,意义相当深远。

吴应刚叔叔希望我们争当“小院士”,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增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今后参与国家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报开江中学小记者/张燕

·本报开江县甘棠初级中学小记者/徐一丹

让科技创新引领我们放飞科学梦想

据了解,此次参赛的作品共有一千多件,每一件作品、每一项小发明都是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动脑动手的结晶。创作的原材料,大多是生活中常见的小物件,当施以智慧和创意,它们便拥有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新面貌。

让我印象最深的作品是万源展台上一个六个面都被印上万源风光的魔方。这的确是一大创新,因为大家在玩魔方的过程中还可以了解万源的美丽山水。我想,我们从小应培养创新理念,让科技创新引领我们开拓更广阔、更精彩的世界。

·本报开江县甘棠初级中学小记者/许潇潇、王一茹

新闻推荐

旅游从业人员上“消防课”

本报讯近日,开江消防大队官兵走进开江县旅游局,为旅游从业人员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据了解,培训第一课为理论授课,消防人员向参训人员讲解了常见火灾类型、火势发展阶段及处置办法等,并结合旅游行业实际...

开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开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