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四十年前的情感 □周堪
[摘要]□周堪
7月15日对于重庆市的李安德和他的三位同学来讲,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1975年7月15日,从重庆来的李安德和他的三位同学分别前往原达县的花红、大滩、碗厂、金石等公社当知青。当时年龄最大的20岁,最小的是一位18岁的姑娘。
40年后的2015年7月14日,李安德一行四人从重庆驾车来到达川区,寻找他们的旧梦。
我曾经是李安德的学生,15日便和另外三名同学一起陪同李老师一行人前往他们当知青的地方。
据李老师讲,40年前那天也是一个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的日子。他们三人乘班车(女同学乘班车到碑庙区去了金石公社)颠簸到了麻柳,然后在各自公社干部的带领下步行到花红、大滩、碗厂的生产队报到。我的老师被分配到花红公社一个与开江县紧邻的生产队。
观赏着一路的田园风光,李老师一行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满脸是惊喜的色彩。他们不停地感慨:“变了,变了,道路变宽变平了,村庄街道变美了……”
第一站到花红,近60岁的老师就像七八岁的小孩,高兴得手舞足蹈。“这里是当年的礼堂,这里是操场,这里是公社食堂,那里是供销社……”尽管如今的花红乡已今非昔比,但李老师居然还能如数家珍。
我们把车停在乡上,准备步行到他曾经当知青的村民小组去。乡上一位副书记说:“公路已经修到村上,你们不用走路了。”“是吗?真的吗?我们可以开车去了?”李老师就像是一个孩子。
副书记告诉我们,那个村的书记就在乡上,并立即打电话把他请来了。当村书记走到李老师的面前,他近乎疯狂地扑上去与其紧紧拥抱在一起。原来,村支书正是当年和其一起劳动、生活的最好伙伴。令李老师和我们更惊喜的是,村支书一个电话打出去,叫正在檀木镇的村主任赶快回来。原来村主任就是当年跟在李老师屁股后面玩耍的小伙伴。
几分钟过后,村主任就骑着摩托飞速赶到。李老师上去就给了村主任一拳,接着就拥抱起来。那场面,感动得我们眼泪都流了出来。
当车子穿行在平坦的村道上时,李老师不停地惊叹“变化太大了”。车辆最终停在一座漂亮的楼房前面。“这就是我当年住的地方,是谁把我的房子拆了盖上了洋房?”
得知房屋就是被眼前的村主任拆了的时,他假装生气地又给了村主任一拳,“谁叫你把我的房子拆了的?”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听说当年的知青李安德回来了,在家的村民一个个都聚了过来。李老师喊着:大哥、大嫂,幺娃、孬狗……当年的称呼他还能一一道来。
“是安德、是安德,还是当年的那个安德。”乡亲们依然像当年一样兴奋地呼唤着他们曾经的安德。
“安德哥,你还记不记得,当年我砍猪草,把手砍了,还是你帮我包扎的。”“安德,你还记不记得当年我娃儿半夜发高烧,黑风暴雨的,是你背着他和我一起到的公社医院?”……
“记得、记得,我还记得当年大家对我的关心、关照,记得大家给我送来的柴米油盐。”李老师兴奋地说道。
在大家的陪同下,李老师到处走走停停:这里是我的菜地,这里是当年的水井,这里是当年洗澡的堰塘……
我们本来计划到下一站去吃午饭,然而,那些曾经的乡亲如何也不答应。最后我们只好妥协,前提是必须吃地道的农家菜肴。
杀鸡的、摘菜的、煮饭的、买肉的……大家都忙碌起来。李老师和他的同学一行还亲自到灶屋里烧火煮饭。
吃着农家菜,喝着二篓酒,聊着往昔事,那餐饭吃了近三个小时。李老师与老乡们聊起了很多过去的事,既有纯朴的乡土风俗,还有他和乡亲的交情,更有他曾经恋爱的故事。
洒泪泣别当年的乡亲,李老师一行又分别前往大滩和碗厂。事后我才知道,在碗厂的胡姓知青,他的肺因病已经切去了三分之二。李老师表示,10年后的7月15日,他还会到第二故乡来。
我们期待着他们下一个梦的实现,特别是那位胡姓前辈!
新闻推荐
本报讯12月9日,由开江县委、县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承办的开江县“文化惠民在身边”系列活动在新街乡举行。活动中,歌曲《天亮了》、舞蹈《映月荷花》、单口相声《新农村新生活》、独舞《...
开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开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