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村画卷 扮靓魅力川东小天府

四川日报 2013-11-19 14:35 大字

11月14日晚7点,开江县普安镇宝塔坝新村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来该村一位名叫梁承萍的“民星”,正忙碌着纠正一群老老少少的舞蹈动作。

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开江的农村处处欢歌笑语,各地广场上的音乐会、舞蹈会激情上演,开江的农民正用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来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

如今,当我们一走近开江广袤的乡村,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新农村画卷便会向我们展示开来。宽敞通达的水泥路通村到户,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山花灿烂,房前屋后的绿化带修剪整齐,璀璨明亮的路灯傲然挺立,生态农业的产业园环村而抱,功能齐全的活动中心活力四射……

近年来,开江县以创建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为契机,坚持科学特色发展道路,通过强化基础、调整结构、营造和谐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推进新村建设,着力打造川东水乡生态休闲旅游村镇群和“两化”互动城乡一体示范区,加快建设秦巴地区特色魅力城市和魅力川东小天府,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王万斌 何努 文/图

夯实基础

改善环境让新村靓起来

“在绿树繁花的院坝里和村里几个老伙伴一起练练太极,感觉真不错!”11月9日,开江县甘棠镇转洞桥村村民王光恒谈到他的新家时激动地说:“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享受到这样的生活,恐怕现在很多城里人都会羡慕咱了!”

开江的新农村里,百姓不仅住得舒适,学习现代化的生产技术也方便多了。“鼠标轻轻一点,我们受益匪浅。”日前,开江县永兴镇糖房坝村5组村民刘玉成又通过农村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解决了大棚蔬菜菜叶变黄的难题。

开江县新农村建设以文明生态家园建设和村庄整治为突破口,采取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的办法,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建设进度。今年,新建通村公路76公里,“五小水利”工程高效完成,整治山平塘63口,新建蓄水池281口,解决了农村3.1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村镇规划建设步伐加快,长岭等13个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进入报批程序,新农村“2+23”工程已接近尾声并得以扎实推进。

在新农村建设中,开江县全面配套了道路、供电、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宽带等基础设施。同时,配套建成了村部、卫生所、幼儿园等公共设施,为农民提供医疗、教育管理等“一揽子”服务。九大民生工程支出5.4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

目前,全县村村通上了水泥路。新村聚居点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100%;20个乡(镇)全部通上有线电视和宽带;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达100%。

调整结构

富民工程让产业活起来

“小洋楼”建好了,村民们住进了配套齐全的小区。产业如何支撑,全力推进秦巴地区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成为新一届开江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

开江县委书记罗建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有速度、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要顺应产业发展规律,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开江县委副书记、县长李逢友说:“开江将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实现根本性突破,实行联动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合作组织提升产业发展,以示范基地引领产业发展,以完善市场流通体系保障产业发展。”

开江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产业扶持力度空前。同时,《关于大力实施“221工程”加快现代农业发展2013年实施意见》的出台,进一步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为实现开江“追赶跨越、超常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支撑。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再加上丰富的资源优势,为政府实施“221工程”(两棵树——油橄榄、银杏,两只禽——开江麻鸭、白鹅,一篮菜——无公害蔬菜)提供了科学性依据和可行性条件。油橄榄、银杏的进一步全面推广,使生态得到保护,让荒山变成了金山,开江坚守几十年所铸就的“中国油橄榄之都”能够继续美名远扬。

日前,走进甘棠镇龙井坝村,村支书黄大琼告诉我们,该村的土地原来渠道不畅,是“望天收”的高塝田,现在已发展食用菌基地600亩,蔬菜基地700亩,种植油桐300亩,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至9000多元。

其他乡镇,比如永兴镇车家湾村正在以油橄榄为产业支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等产业;新太乡龙形山村则以银杏种植为产业支撑,再配套大牲畜养殖等产业;长岭镇则以现代化农业为主,劳务输出为辅,大力发展生姜种植等产业……

这里有一串数字诠释着开江的底气:去年,全县共投入“四区建设”和灾后重建资金54340万元,其中县本级财政4079.72万元,整合项目投入15653万元,群众投入34607.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94元,同比增长17.9%。

今年,劳务输转19.3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9.7亿元……

开江今年预计的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即将实现。

开江县的新农村建设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在“稳中快进、超常发展”,向着建设一片新村,发展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前进。事实证明,开江在突破现代农业发展瓶颈中走出了一条强农富民之路,为开江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新的奇迹。

共享和谐

倡导文明让新风树起来

村民富裕了,村庄美丽了,人们相处得更加和谐了。

今年以来,开江农村广泛开展“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为新农村建设赋予了新的内容。

长岭镇土堡寨村村民许青仑说,现在,文明劝导活动在他们观音庙新村已经自发开展,邻里乡亲都能和睦相处了。

如今,争当“文明使者”已成为开江农民追求的新风尚。

在开江广大农村,争创文明村镇,寻找“最美追梦人”、“最美邻居”等一系列文明活动的开展,树立起了文明新风。近年来,普安镇谭家嘴村、靖安乡伏龙寺村等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开江各村头路口、农家院落,乡村文化的气息随处可见。家住甘棠镇锣鼓堂村的农民郑运亮酷爱书法艺术,地里的活一忙完,他便拉着村里的几个“农民书法家”一起在村文化活动室里练字儿。

郑大爷风趣地说:“现在村里设置了绘画室、图书室,我们农民朋友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前来‘显摆\’了!”

村上有了活动场所,大家思想观念也转变了。村民们重文化学文化,茶余饭后、农闲时节,一有空闲就会到村里的图书室看书学习。村民们自发组建了秧歌队、锣鼓队,他们不仅自编自演,自得其乐,有时还会参加各种演出,忙得不亦乐乎。村精神文化大院里,每天都能看到村民学习、健身、娱乐的身影。

据开江县文化馆负责人介绍,目前,开江县农村有近300支农民自发组织的文艺队伍活跃于乡村,每年演出达数万余场次,已成为开江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新农村建设,让开江农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平时村里打架骂人的少了,互敬互爱的多了,打牌赌博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

新闻推荐

开江查找“不严不实”问题170余个

举行专题学习会,张贴问题清单本报讯(何努记者袁婧)9月6日,在开江县委、县政府办公场地的醒目处,均张贴出县处级领导干部个人及所在单位“不严不实”的问题清单。就在一周前,开江县举行“三严三实”专题...

开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开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