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我的“帮教妈妈”
达州市开江县甘棠镇探索社区帮教制度,让刑释解教少年倍感温暖——
□唐启兵 本报记者 庞莹 文/图
2月18日,正月初九,也是达州民俗活动“元九登高节”举行的日子,14岁的开江县甘棠镇未成年刑释解教人员孙定远(化名)在“帮教妈妈”、该镇调解中心调解员、派出所民警张小双的陪同下,爬上了距县城不远的峨城山。在竹林中穿梭奔跑,在山顶席地野餐,孙定远既高兴又满足。“谢谢你,‘帮教妈妈\’!我再也不打架斗殴了,以后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在下山的路上,孙定远动情地说。
走进心灵“帮教妈妈”抚平创伤
“不得了,打死人啦!”2012年6月23日,一阵撕心裂肺的呐喊在开江县甘棠初中一间教室里响起。老师们闻讯赶来,原来是学生孙定远因与同学发生纠纷,将对方打成重伤致残。
随后,孙定远进入开江县少管所,直到10月23日才从少管所刑释。返家后,他一个多星期都不出门,对爷爷的问候也不理睬。67岁的爷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好求助社区民警张小双。“不要急,我们先看看孩子。”张小双找来孙定远几个要好的同学,带着很多水果上门。这时的孙定远面黄肌瘦无精打采。
张小双递上剥好的水果,“我和同学们来看你了,今天我们去游游金山寺,好吗?”看着和蔼的张小双和兴高采烈的同学们,孙定远默默低下了头,吃了水果,点了点头。在游玩中,张小双发现孙定远并不缺失孩童的天真。随后,她又组织了几次类似的活动,当起了孩子的“帮教妈妈”,并邀请镇调解中心心理咨询师一道参与,让孩子逐渐打开心结。
一次孙定远突发高烧,当时爷爷也在生病,只好打电话求助“帮教妈妈”。张小双立即赶到孙定远家里,找来一辆三轮车把他送到了镇卫生院。在病房里,张小双忙前忙后,孙定远看见她焦急的眼神,流下了感动的眼泪。逐渐地,一大一小无话不谈。
双向帮教 温馨家庭是心灵港湾
“毕竟帮教对象是生活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家庭帮教和社会帮教是重要的一环。”张小双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对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闲散人员等特殊人群进行帮教,他们建立由调解中心、社区(学校、村社)和家庭组成“三位一体”的特殊人群帮教管理服务联合体工作机制,采用既帮教这类特殊人群,也帮教他们的家庭成员的“双向帮教”。
孙定远刚满3个月时,父母在车祸中双亡,老来丧子的爷爷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但因为自己脾气火暴,管教孩子就是“棍棒加拳脚”,结果适得其反,孩子逐渐形成了叛逆的性格。“看来帮教还得从爷爷抓起。”张小双找到了帮教的核心。
2012年11月5日,张小双邀请爷爷来到镇上的一家小餐馆。“对孩子不能打,要心理开导。”张小双试着跟他谈心。“打在孙子身上,痛在爷心里,我是恨铁不成钢!”几杯酒下肚,爷爷流着泪敞开心扉。“越打孩子,孩子越逆反。要不我们先试试不打孩子?”两人达成君子协议,尽量不打孩子,多关心孩子。
随后,爷爷多次参加镇调解中心的“双向帮教”活动,逐渐学到一些心理抚慰技能。“要多夸孩子,比如说定远每次割猪草回来,我就表扬他说,我幺孙好能干哦,等卖了猪就给你买双新皮鞋。”打骂少了,关爱多了,亲情在爷孙俩之间不断升温。
摒弃旧识“坏孩子”重返校园
前不久,孙定远向张小双提出要回学校读书。“这是好事,我马上去联系。”张小双欣喜地说。她来到孙定远原来就读的学校,向学校领导提出了要求,并得到了校方的同意。
然而,该校多名学生家长听说孙定远要回校,纷纷向校方提出了转学。“让我们的孩子与有暴力倾向的学生一同读书,我们不放心。”
知情后,张小双与校方领导一道商议,分两条路走,一是让孙定远多与同学们接触,逐渐让同学们摒弃旧印象,让孩子接受他;二是利用各种关系,做学生家长工作。“都是乡里乡亲的,他毕竟是个孩子,一时冲动犯了错,我们做大人的就要宽宏大量,不能揪着过去不放,设身处地地想想,要是是你的孩子,你会怎么办?”张小双挨家挨户地到各家做思想工作。
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反对的家长们终于答应了,同学们也从心理上接受了孙定远。他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校园。“没有帮教妈妈,就没有我的今天,这辈子我都会感激她。”孙定远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唐启兵记者曾实)“感谢关心我的叔叔阿姨们!”8月19日,刚从医院回到开江县普安镇杨柳湾村家里的12岁留守儿童顾永简,收到了一份暑假礼物:由开江县留守儿童助学关爱基金工作人员送去的新手机。拿...
开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开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