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如何走出“高阁”
12月1日,由分别拥有薅秧歌、开江拗棒、水族闹春和巴山石工号子等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剧团合并组建的开江县文化演艺公司,传出捷报:组建公司4个多月时间,该公司在全国各地巡演479场次,实现演出收入1892万余元,让“绝艺”获得新生。
在开江县委宣传部部长黄龙德眼中,大力推行“非遗”文化产业保护工程,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文化强国”方式之一。
近年来,开江县创新文化体制,鼓励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科技、资本融合,保护核心技艺、包装产品形式及刺激市场需求,让许多“非遗”项目走出“高阁”,不仅赢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更赢得了年轻人青睐,破解了后继乏人的传承之困。
□唐启兵 本报记者 庞莹
生产开发 破解“非遗”传承之困
“开江拥有省级‘非遗\’项目达5项之多,过去,每逢重大节日,当地党委、政府才把我们这些 ‘非遗\’类节目请出来演一演,热闹一下气氛。”开江拗棒传承人孙成立告诉记者,“除了一些上年纪的人对此还有一些兴趣外,年轻人一看到古板的戏服,听到传统鼓乐,就索然无味了,让这门艺术也成了‘摆设\’。”
孙成立曾把自己的儿子拉来做徒弟,学唱开江拗棒。但是学了3天后,孩子根本不感兴趣,就“逃学”了。后来,孙成立又到县内中小学寻找一些爱好文艺的学生,把他们“借”来当演员、当弟子。虽然很多弟子只是临时“借”来的,但是孙成立清楚,哪怕多“借”一个徒弟,对于开江拗棒来说,也是多了一份延续下去的希望。
孙成立介绍,如今能够完整传承开江拗棒艺术的,仅他一人。
“想要解决传承人断层的问题,就必须让年轻人了解、喜欢传统文化。”
“对于老艺术的创新,既不能偏离原有的艺术内涵,也要适应现代观众对艺术文化、内容的需求。”
“破解‘非遗\’传承之困,关键在于建立健全文化体制,让‘非遗\’进入市场。”
2010年9月15日,在开江县电影院会议室,150多位省内外著名学者、作家、文化传媒经理人,围绕保护、传承、使用、宣传开江“非遗”,进行了热烈讨论。
“生产是最好的保护”。经过不同观点的激烈碰撞、交锋、交融,大家一致认为,“非遗”真正的价值在于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因子,这些文化因子可以通过与科技、资本和市场深度融合,转化成为体现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使之重新融入现实社会,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是最具文化延续性和创造力的保护。
对接市场 招商引资壮大产业
“生产性保护,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对于民间音乐、杂技与竞技、传统舞蹈类‘非遗\’,在经济非发达地区开展生产性保护却是一种挑战。”开江县委宣传部部长黄龙德认为,“唯有走招商引资这条路,引进顶尖的文化传媒公司,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合理开发利用‘非遗\’,壮大文化产业,才能破‘非遗\’传承的困局。”
2010年9月,开江县将5项省级“非遗”包装后,在渝洽会和西博会上推荐,参观者倒有零零星星几个人,然而谈到合作时,参观者全散了。
2011年10月,吸取前一次经验后,开江制作了“非遗”形象宣传片。随后,又邀请对“非遗”产业性保护颇有研究的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蔡尚伟,制作《开江县省级非物质遗产招商手册》,分析了各项“非遗”的市场前景、政经环境、开发利用的相关优惠政策和发展模式等。
在当年的西博会上,开江豆笋、水族闹春和巴山石工号子等3项省级“非遗”项目揽金4785万元。在渝洽会上,薅秧歌、开江拗棒等2项省级“非遗”项目揽金2571万元。今年6月,经过重组,薅秧歌、开江拗棒、水族闹春和巴山石工号子等4项省级“非遗”的投资者组建了开江文化演艺公司。
10月19日,该公司引入先进声学、光学设备,将传统文艺与科技融合,聘请国内著名的舞台设计和道具制作大师,组织的一台“印象开江”成功走进了国家大剧院,赢得满堂喝彩。
“现在,经过公司化运作,不但有一支专业表演团队,我再也不担心到处去‘借\’弟子,而且让传统节目加入时尚元素,既打开了文化市场,又让‘非遗\’后继有人。”孙成立欣慰地说。
新闻推荐
民意测评满意度低于85%且排名末位的单位党政“一把手”将予以处理本报讯(唐启兵记者曾实)“坐在第7排中间那位打瞌睡、戴眼镜的参会者站起来……开会没精神,请县纪委立即进行调查处理。”4月27日,在...
开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开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