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迷信是巧合 详加考究 有实例有渲染 殷鉴世人(四)
远见卓识裕后昆
有位哲人说过,人在世间要“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现存的历代方志,“人物卷(门)”之中多设有“卓行”目,记录具有远见卓识、卓尔不群的社会贤达做好事。兹录几例,殷鉴世人。
苍天护卫善行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川东大旱,农业严重欠收。次年已亥,旱魃①继续为虐,春荒夏荒,粮食奇缺,部分场镇设市无米。即或有米,斗米(50斤)价二千文,有几户人买得起?政府开仓放赈,却杯水车薪。“好汉难爬山重山”,饿殍盈途。大竹县妈妈场有个叫樊习文的人,心地善良,平时省吃俭用,家有存粮,用以救济地方灾民。但存粮数量有限,规定每旬逢“五”之日施赈,来求赈者每户施米一升。又担心有人一日重领,于是安排人置名册据实登记领米人住址、姓名。幼童及羸弱妇女无名讳,就另置簿册,由求赈人按个指纹印,再在侧面画个圈。这虽是小恩小惠,也救济了部分饥民燃眉之急,总比剥树皮、挖白泥吃强些,受到世人颂扬。社会上有人编了则顺口溜在乡间传唱:
一圈系一名,忙中搞不赢;
虽是孩童辈,领米当大人。
樊习文病故后,儿子樊秉正缵承前辈乐善好施、扶困济贫的传统家风,遇上荒年仍然施舍粮米衣物救助饥寒。清嘉庆三年(1798年),白莲教“倡乱”武装进入妈妈场,风声鹤唳,樊家人跟随乡民躲进深山老林或大寨避乱。乱军见樊家屋宇宽阔,疑是官宦之家,把家中值钱的东西拿走后,放火焚烧樊家住宅。烈火从北端横房燃起,蔓延至正房二厅楼壁“不扑而灭”,整个正房厅堂无损。乱军退走之后,樊家人回屋察看,原来二厅楼壁之中保存有以往施舍粮钱的登记簿。乡里人们都认为“苍天护卫善行”。
张光国宽宥贫弱 清朝年间,大竹县白坝子有个叫张光国的人,家小康,父母早亡。年近七十的继祖母叶孺人主持家政,克俭克勤,一家人相亲相敬。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患:有天,叶孺人去料理菜园,跌了一跤,遂中风倒床。张光国求医施治,医药罔效;求神问卜,拜佛不灵。“尽心侍奉,从不远行,洗涤便秽,不以为苦。”俗话说:久病无孝子。可是张光国虽属孙辈,孝养继祖母已逾三年,却毫无怨言,配称孝孙。其间也曾有人对张光国说:“叶氏又不是你亲生祖母,何须那样操劳?”张光国则说:“这话是悖伦常昧天理的说法,爷爷在世之时,叶孺人是我的婆婆,视我为亲生孙儿,善教善育。当今爷爷不在世,要我去遗弃老人,做不要天良的事,不但愧对祖宗,还要教坏子孙。”
叶孺人对张光国的孝行万分感激。有天,把光国夫妻叫到床前,语切情长地说:“你俩无微不至地孝敬我,我实在没有遗物赐赠给你们,只希望你夫妻相爱相敬,同心永结,伉俪百年,善教子女,或以耕为本,或习文习武,博取功名,各有成就,弘振家声……”光国夫妻涔泪跪地,祝婆婆吉人天相,病体回春,宝婺焕彩,萱草长青。
又过半年,叶孺人病逝,光国按地方习俗办理丧事,妥为安葬,修砌坟墓,竖碑垂世。丧事办毕之后,准备去县学参加科考。
张光国择定吉日后启程赴考。谁料祸从天上
落:家中佣工李某在菜园锄地,张光国六岁的小儿张承久在菜园捉蟋蟀,一只蟋蟀在李某面前蹦跳,张承久扑上前去,李某高举的锄头正好落在其头上。张承久脑壳开花,两腿长伸,可怜这个天真活泼的孩童“妈”都没叫一声,就被“引魂童子”带去见阎王爷了!李某吓得瘫软在地……张家人见状,气势汹汹蜂拥上前,把李某五花大绑后丢进空谷仓内囚禁,一面派人快马加鞭追赶张光国。
张光国途中得知家中出了命案,火速返家,强忍凄怆,安慰家人,叫全家老幼不要过于伤心,他明日一定把李某送县衙究办。
是日夜,张光国待家人熟睡之后,蹑手蹑脚走进囚室,给李某松了绑,赏给一套衣裤、一床旧被和少许银两作为路费,叫他到外地谋生。李某感激涕零,宽宥之恩没齿难忘,倘若今生无缘,来世犬马相报……
第二天清晨,张光国把家人召集到厅堂,噙着泪水对家人说:昨天,家门不幸,幼子丢命,全家悲恸不已,过在于我。我一夜未曾合眼,思来想去只好把李某释放了,让他另谋生路……家人听说轻易把李某放走了,无比惊讶。其妻刘氏哭哭啼啼,吵吵嚷嚷,扭住光国,要他去把李某抓回来,送官府治罪。张光国情真意切地说:人活百年,哪有三万六千日之乐;人生一世,难免三灾八难,李某误伤承久,是意外事故,不全是李某罪过。我们再去追究李某的罪责,于事无补,对我家有什么好处?李某上有老,下有小,靠佣工挣钱补贴家人生活,官府的人也是吃粮米长大的,血也是热的,心也是红的,断案也会考虑详情。我们处事也要以己度人,将心比心,治李某的罪其心何忍……张光国一番息事宁人的劝说,多数家人表示理解,安埋了幼儿。
其后,张光国不再去求取功名,居家严格教育子女,长子承璠习武,次子承鳌习文,都取得功名,造福桑梓,各有成就,深受地方人士景仰。
向承模禁烟免祸 宣汉县南坝场向承模,字图南,县学秀才,清光绪末年任南坝场团总②,办事公道,待人和善,说话极其诙谐,处理民事纠纷不武断,先听双方详述是非曲直、诉请要求,然后叫双方自我理断。承谟最后引用《增广贤文》书上一些“劝世良言”打比喻,明是非,识进退,说些息事宁人的笑话劝导,讲些和睦相处的故事开导,多次双方杯酒言欢,一笑散去,化仇为友。
是时,宣汉县普种鸦片,流毒全县。政府明令禁种、禁制、禁吸、禁贩、禁运、禁售,违者法办:“有一茎出土至于倾家者”。向承模也主张禁烟,但禁而难止。辛亥“反正”③之后,政府仍发布禁烟令,由于政局动荡,禁烟事宜凭各县军政当局的理智行事,敷衍者有之,身体力行者亦有之。部分人认为政府事繁,管不了,兼之受暴利驱使,又大种烟苗。向承模四处宣讲鸦片是祸国殃民的洪水猛兽,是殄灭国人杀人不见血的钢刀,劝人莫种莫吸,并组织铲烟队禁种。可是,尔时鸦片是宣汉县出口的大宗物资,禁烟断送地方财源,一些不法人员不仅说向承模是一个“没入流”的地方小小团总讨人嫌,还诅咒他“早些死”。这向承模坚持“人到公门正好修,留些阴德在后头”的古训,力主禁烟。宣汉县五宝场张××,李××有恃无恐,“不信邪”,仍大种烟苗。民国二年(1913年)“驻境北军联合县警备队前往督铲,张、李聚众抗令,官兵围攻,烧毁长迹溪一带民房数十间,死伤多人。”其后,宣汉双河口山区有人广种鸦片烟苗,阳春三月,烟花无际。民国六年三月,县知事李某率乡勇千余人前往查铲,有姚铁匠父子于金竹坪违禁抗铲,乡勇围攻数日始下。李知事将其种烟田地充公,拨交上东区萃英高级小学作常业,其收益归学校开支,惩办烟犯二十八名,罚款七千八百二十二枚银圆上交国库。
这一下,南坝场民众才理解向承模力主禁烟“销患未形”的重大意义。其后,向承模热衷地方教育事业,办学校培养人才;编纂宗谱,为地方做了一些善事、好事。
注:
①旱魃:民间传说旱魃是制造旱灾的怪物。
②团练:清朝年间地方民众武装。清代后期,绥定府各县大办团练。民国初年,地方仍实行团练保甲合一,即军政合一体制,各乡首领称“乡团总”,场置“场团总”,下编团、保,设保正、团正、甲长、“排头”,以军摄政。
③辛亥“反正”: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反正”即“复归正道”。旧时民间老年人说不清“辛亥革命”,多是说“绥定反正”如何如何。
新闻推荐
近年来,大竹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进一步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从人、车、路、管理等多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
大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