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治理铁路沿线 打造一道靓丽风景
恢复后的铁路沿线生态
家住渠县三汇镇龙眼村的杨玉平常到大竹县柏树镇庞家嘴办事。作为此地的常客,他对这里十分熟悉,“这几年变化太大了,以前这个码头堆满了煤炭,河岸乌漆墨黑,河水浑浊发臭,打起来的鱼有股煤味。”谈及以前庞家嘴水运码头对铁路沿线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杨玉平连连摇头,但回头看见青草漫布的长堤、绿水逶迤的州河、白净素雅的房屋,他又喜上眉梢。这一可喜的转变源于近年大竹县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的开展。
追根溯源 守护绿水青山
庞家嘴东临达川区草兴乡,西靠渠县汇南乡,北依达川区木头乡,地处渠县、达川区、大竹三县交界,素有“一脚踏三县”之说。东柳河、柳城溪河、州河在此汇合,襄渝铁路、达三铁路从此经过,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水运兴旺,商贾云集,同时也引来了无资质经营者的觊觎之心。因经营者缺乏环保意识且贪图个人便利,不当的煤炭转运、存放方式让这一带一度遭遇生态污染。
“清除淤泥,实现河面清澈、河岸无垃圾;硬化道路,栽种行道树1500米,种植花草500多平方米,设置休憩桌椅……”据大竹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介绍,经过前期的调查摸底,他们共发现7处无证无照泥煤堆场,通过发放限期整改、张贴告知书和联合清理行动等方式,这一污染源被取缔。去除“病灶”后的庞家嘴水运码头一改昔日残破衰败的景象,重焕生机,吸引众多达川区和渠县的居民来此玩耍。
多措并举 巩固治理成效
据了解,2019年以来,大竹县合理规划、系统治理,坚持“县乡联动、路地结合、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原则,在铁路沿线500米可视范围内,以“四化三治”为主,开展宣传督查、机制建设等,持续推动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大竹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还利用电视广播、新闻报刊、网络媒体、会议简报等进行治理宣传,不仅营造了铁路沿线环境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更提升了村民爱路护路的法律意识。
“房子粉刷了,道路硬化了,广场修好了,现在的日子比蜜还甜。”村民张大爷乐不可支地讲述着新农村的变化。新修的广场周围不仅种植了大面积绿植,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风雨连廊大展新农村风貌。“广场建好后,村里打牌的都少了。”张大爷说,这里已然成为大家闲暇放松的好去处,新时代乡风文明正蔚然成风。
整治铁路沿线环境进程中,大竹县亦重视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别具特色的生活空间的打造。“我们整治美化房屋84户,安装太阳能路灯90盏,硬化村道1800米,新建文化广场2个,公厕1座,垃圾房3座,拆除违章搭建及危旧房26户。”为了确保铁路沿线两边视线范围内的白色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时得到清理,新农村设置了两名专职保洁人员,开展常态化保洁工作。除保洁人员定期清理外,村民也会自发开展清扫活动。“铁路沿线环境整治不能只靠政府,我们也要发力,大家劲往一处使,清爽洁净的铁路沿线才能长久保持。”看着越来越美的新农村,张大爷脸上乐开了花。
“大竹县有达三线和襄渝线两条过境铁路,全长约1080米,虽然里程短,但责任重于泰山。”大竹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工作人员讲道,为加强铁路安全环境源头预防和过程管控,确保铁路“安全有保障、卫生无死角、观瞻有形象”的运营环境,大竹建立了路地联动“双段长”责任机制,将过境铁路按照县、镇、村分段,由分管常务副县长任总段长,党委书记(主任)任段长,支部书记任段组长,层层落实负责人,形成了路地双方能够及时排查隐患、交办落实、协调推进的长效管理机制,有效巩固了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工作成果。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丁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罗丁山)“我是一个缺少资金的创业者,在网上看到‘低息贷款’信息,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不料这是...
大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大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