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农村“代言” 记省人大代表蒋兰青

达州日报 2020-04-15 09:36 大字

刚刚进入而立之年的蒋兰青,走过了从一无所有的返乡创业大学生到养殖大户,再到村支书、副乡长,然后到致富带头人、人大代表的人生轨迹。“农村成就了我,我为农村‘代言’。”她给自己这样定位。

能够当选省人大代表,是蒋兰青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因为她从没想过要参与政治生活。“最初就只是想回家搞养殖。”蒋兰青说。

11年前,蒋兰青刚从西南民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不久,就决定离开工作的北京,回老家大竹县永胜乡办养猪场,理由很简单:她不喜欢大城市。“在农村生活很自由,养猪也是从小就非常熟悉的一件事情。”蒋兰青说。

但蒋兰青回家开养猪场的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村民也认为她是在外地“混不走了”,才回家养猪的。在一片非议声中,蒋兰青凭着一股倔强劲儿克服了各种困难,回家办起了养猪场。此后又几经波折,到2009年,蒋兰青终于成功挖到“第一桶金”。“那一年,有二三十万收入吧。”蒋兰青自豪地说。

蒋兰青的成功,无意间也带动了当地许多村民跟她一起养猪致富,于是她的人生也开始发生了她从未曾想过的改变:2010年11月,蒋兰青当选永胜乡茨竹村党支部书记,“37张选票我得了36票,唯一一张反对票,是我自己投的。”

此后两年,蒋兰青又开公司又搞合作社,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她致富。而蒋兰青的光环也越来越多:大竹县人大代表、达州市人大代表、四川省人大代表……

荣誉越多,责任更多。在蒋兰青老家,村民们习惯叫她“蒋代表”,也习惯有事情就找她。因此,蒋兰青在人代会上的意见建议,都不离农村问题。“我所反映的都是农村最真实的问题,也是最基层群众的声音。”蒋兰青说。

因为把精力都用来关心农村,蒋兰青也越来越舍不得离开农村。“最初回到农村,只是单纯地觉得农村生活自由;现在决定扎根农村,却是被村民们深深感动。”蒋兰青感慨地说。

□本报记者 程科

新闻推荐

从递申请到获得资金仅等了1天 “农行速度”助力达州抗疫物资生产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抗疫物资紧张,达州市的民营企业纷纷响应党委、政府号召,主动扛起生产抗疫物资的重任,然而资金短缺成为一道...

大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竹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