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巴山风情录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任硌 陈健 吴文诩

达州日报 2017-09-22 10:44 大字

[摘要]□《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任硌 陈健 吴文诩

地处川陕渝交界地的达州市,是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区域,贫困人口居四川各市州之首。1982年改革开放之初,《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巴山风情录》,引起读者强烈共鸣。35年过去了,本刊记者重访故地,脱贫路上的巴山又有怎样的新气象?

红得发紫的脆红李尚未摘完,绿中透黄的柠檬又近成熟,白墙青瓦的巴山新居点缀在绿水青山间,头戴金黄色草帽的农民不惧烈日的炙烤拾掇着地里的作物。初秋的巴山,空气中处处弥漫着收获的味道,而深深呼吸则又能嗅见新一轮耕耘的气息。

这是《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大巴山区——四川省达州市境内数百公里的行程中,感受到的直观印象。大巴山之美,展露出勃勃生机,让人陶醉又令人振奋。

大巴山区既是革命老区,又是脱贫攻坚任务很重的贫困地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大巴山美丽自然人文风光的背后,浸透着共产党人和当地群众的辛勤汗水。

无论是当年干革命还是如今与贫困决战,当地人红色基因中传承的愚公移山、智勇坚定的精神,正是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决战阶段所需的不竭力量。

山里人的性格:

舍命修通致富路

走进大竹县庙坝镇华山村,白墙青瓦的川东民居、农家乐干净整齐,水泥路如玉带蜿蜒在山林间,脆红李挂在枝头,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络绎不绝。难以想象,这里曾是一个特困村。

变化得益于一个人,他就是在“左肾坏死,右肾积水”等7种疾病折磨下,始终战斗在脱贫富民第一线,舍“肾”忘死的庙坝镇长乐(华山)村党总支书记杨帮武。

华山村地处山顶,长乐村地处山下。今年3月,这两个村子合成了一个村,而在过去,这两个村曾天壤之别。杨帮武原为长乐村党支部书记,他兴产业、富山村,把默默无闻的长乐村变成了达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而与之毗邻的华山村,却因交通不便、产业滞后等多种原因,被列为全县十大特困村之一。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曾在十多年前来到村里采访过杨帮武。2004年,大竹县委着眼于“富村带穷村、先进带后进”,组建长乐村华山村联合党支部,杨帮武被两村党员高票推选为书记。华山村由于山高坡陡,一直没有通上电。“没得电,谈啥子发展?”杨帮武找县委政府“化缘”,又带领村民一起挖地、竖电杆、拉电线,让华山村的180户村民彻底告别了点煤油灯的历史。

正如同“自古华山一条路”一样,华山村曾只有一条泥泞陡峭的土路通往村外。交通难,是制约华山村发展的最大瓶颈。杨帮武把华山村贫困面貌拍成照片拿到县级部门汇报,争取到了项目。但由于施工难度大、资金有限,公路建设面临中途停工。杨帮武用自家楼房作抵押,向信用社贷款8万元填补资金不足。

“杨书记房子都舍得抵押,我们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在他的感召下,原本还有顾虑的全村干部群众主动投资投劳,齐心协力肩挑手扛,见山开山,见石破石,将1.8公里沥青路和4公里水泥路建成。如今,村里的秦王桃、脆红李、核桃等农产品正是通过这条路销往外界。

杨帮武长期超负荷工作,身患多种疾病。2004年6月,庙坝镇领导到长乐村检查工作时,杨帮武的病发作了:脸色一片煞白,满脸黄豆大的冷汗。人们赶紧将他送医诊治,发现患有胆囊息肉。可做完手术没几天,杨帮武就回到工作岗位。2005年8月,突然下起瓢泼大雨,为保护刚刚打好的水泥预制桥面,杨帮武在给桥面盖薄膜时,不慎踩空滑倒,左手腕粉碎性骨折。在镇医院做完手术后,他手缠绷带赶回了工地。2006年3月,正在走村串户的杨帮武腰部疼痛不止,诊断结果为左肾坏死,必须切除。手术后没几天,杨帮武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2008年4月,杨帮武在硬化华山村公路时,腰部再次疼痛,在亲人的哀求下,他到医院检查,发现自己唯一的右肾也长有积水,且腰椎间盘突出严重。但他还是没有住院,而是在腰部绑上夹板,又投入到工作中。

山里人性格倔强。有人说杨帮武是“愚公”,想要改变“华山”的面貌谈何容易。可在杨帮武看来,只要他的身体还没有垮,还能坚持,就无论如何也要把山里的路打通,把贫困的大山搬走。

如今,本刊记者再访杨帮武,他仍带病为群众脱贫奔忙。“我们这里的脆红李是晚熟品种,比其他地方的李子晚1—2个月,能卖出更好的价钱。”杨帮武说,村里从2011年开始种下第一批李树,现在已达800亩。李树对土地不挑剔,适合在山坡上种,一亩李子纯收入能达到1.4万元,不少贫困户借此脱了贫。

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努力,长乐(华山)村的贫困户从2014年的62户,减少到目前的2户。过去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已达上百万元。2016年,长乐村人均收入达16580元,华山村人均收入达15800元。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强烈地感受到,只要有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我们向大竹县委的同志了解到,(紧转第七版)

新闻推荐

大竹庙坝镇长乐村 370亩晚熟脆红李喜获丰收

时下,正是大竹县晚熟脆红李丰收的季节。在庙坝镇长乐村晚熟脆红李种植基地,只见山坡上,村民们三五成群,有的采摘脆红李,有的过秤,有的选果、包装,忙得不亦乐乎。与此同时,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果园体验采...

大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大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