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竹县探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政策扶持体系,谋划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途径—— 看大竹村集体经济壮大之路

达州日报 2017-06-08 09:08 大字

5月29日上午,在大竹县高穴镇红花村2组的藠头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碌地翻挖这些土里的“金元宝”。“今年全镇种植面积有3600多亩,仅红花村就有500多亩。”镇党委书记沈明学介绍道。

红花村是大竹县2017年计划脱贫的20个省定贫困村之一。沿着村道一路走来,没有看到一块撂荒土地。沈明学道出了全镇耕地“零撂荒”的秘诀:撂荒的土地由村集体集中起来发展藠头等产业,所获收益除结算贫困户务工工资后全部纳入村集体经济。“不仅让全村撂荒的土地复耕,还可以给村集体带来近万元的收入。”

近年来,大竹县探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政策扶持体系,谋划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途径。如同红花村一样,越来越多的贫困村借力脱贫攻坚这股“东风”,实现了由“空壳村”到“富裕村”的蝶变。仅2016年,全县18个贫困村实现村集体经营总收入32.46万元。据了解,2017年全县计划退出的20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

借势发力

“空壳村”实现扭亏为盈

“没钱办事难,守着绿水青山却过着穷日子”,这成为包括李家乡大湾村在内的许多“空壳村”的真实写照。2016年,全省打响脱贫攻坚战,对贫困村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空壳村”们纷纷搭上这趟“快车”。

“省上派来了第一书记,县上拨来了帮扶资金,去年我们村集体收入就实现了盈利,贫困户第一次吃上了村里出钱办的坝坝宴。”大湾村党支部书记唐先礼说。

“2015年,我们村成立了碧园农业专业合作社,将黑山羊、核桃、中药材等***项目均纳入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把财政扶持基金打捆使用,实现抱团发展,再进一步细化分配模式。”大湾村第一书记刘磊介绍道。这位来自省高院的年轻法官不仅带来了政策、资金,更带来了开放的发展理念。

大湾村在全县率先创立了“1+N+1+X”扶贫模式,即:1个专合社+动态建档贫困户+1个村集体+金融政策贷款。以“创新扶贫机制+科学产业规划”为手段,不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壮大集体经济。2016年,全村集体经济第一次实现扭亏为盈,获利1万余元。

据悉,2016年全县共发放财政扶持基金2188万元。通过盘活存量、做好增量,2016年退出的18个贫困村中,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万元的达10个。2017年,将建立270万元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周转金,用于帮助贫困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紧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编者按】 栉风沐雨铸检魂 ——达州市人民检察院发展历程回眸

——达州市人民检察院发展历程回眸

大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