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蒋兰青:人生因奉献而出彩

达州日报 2016-11-10 00:00 大字

蒋兰青是个80后,现任大竹县永胜乡副乡长、茨竹村党支部书记。2006年,蒋兰青从西南民族大学毕业,满怀热情踏入北漂一族,可在北京工作了仅100天,她就回到家乡当起了“猪倌”。

2010年11月15日,通过全村党员的推选,蒋兰青当选成为永胜乡茨竹村党支部书记。从此,她认真践行“两学一做”要求,开始了从一个“猪倌”到“村官”的转变。

茨竹村位于大竹县东北部,辖11个村民小组727户2561人,其中贫困户174户464人。面临如此情况,蒋兰青深感前所未有的压力。

作为省定贫困村,茨竹村最大的村情就是“穷”。如何尽早拔掉“穷根”,成了蒋兰青需要思考和努力的头等大事。她发挥养猪的专长,带领乡亲们开办起了养殖场,先后成立了5个养猪场、7个养牛场,在运用科学养殖、细致化管理下,村民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目前的4736元。

养殖虽然可以增加收入,但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村民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面”,适度均衡发展产业才是富民强村的重要支柱。因此,蒋兰青又将眼光投向了村里的荒地。2013年,蒋兰青聘请了农业专家来到茨竹村调查研究,经过反复的论证,茨竹村气候、光照、土壤等自然条件,极其适宜食药两用的百合种植。有了科学的目标,蒋兰青自费奔走在省内外,谋求适合茨竹村种植的百合和合作厂商。

“种百合真的能致富吗?”乡亲们开始都有这样的担心,参加种植的家庭寥寥无几。为打消乡亲们的疑虑,蒋兰青就自己先行试种,为乡亲们探路,拿出养猪多年积蓄的20万元来种植百合。

蒋兰青说:“一开始,这件事别说乡亲们怀疑,就连我的丈夫也不理解,为此闹着要和我离婚。可是这些都没有让我停下来,通过试种,百合产量很可观,各路订单纷至沓来。乡亲们看到了百合种植的甜头,当场就有56户主动找上了我,和我一起搞百合种植。”

现在,茨竹村成立了永盛百合合作社,种植面积516亩。由于品质过硬,茨竹村的百合产品成功进入上海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销售,并签订了长期销售合同,仅此一项人均年收入就增加928元。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和产品附加值,蒋兰青又与达州市农科院和四川农业大学接洽商谈,(紧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达州市强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质量水平居全省前列

教育质量水平居全省前列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