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有我在,家就在!” “苦命娃”艰辛打拼撑起一个家

达州日报 2016-09-09 00:00 大字

[摘要]“苦命娃”艰辛打拼撑起一个家

今年30岁的周和华,家住大竹县石桥铺镇指挥村1组。这个见人总是笑眯眯的,看上去阳光开朗的小伙子,却是许多邻居眼里的“苦命娃”。

患有精神疾病的姐姐、半身瘫痪的母亲、患有肺气肿的父亲,面对这样一个苦难的家,他一肩挑起照顾3个老弱病残的重任:洗衣、做饭、喂猪、养鸡、耕种田地,还要在外跑运输,里里外外就靠他一个人。

“有我在,家就在!”周和华用自己浓浓的孝心和爱心,将这个苦难家庭一步一步推离苦海,推向幸福的彼岸,他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9月5日上午,记者经过几番周折来到一个绿树掩映的农家小院,近距离地跟周和华攀谈起来。

□特约记者 王晓林 程一凡 摄影报道

周和华正在用风车精选大米

面对厄运 他挺起不屈的脊梁

周和华出生在铜锣山脚下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姐姐周和英自幼患有精神疾病,随时都有可能发病,长期生活不能自理;2012年,母亲李昌琼因突发脑梗塞导致左半身瘫痪失去了劳动能力;父亲周永亮患有多年的高血压和肺气肿,不能干重活。家里剩余的劳动力只有周和华和与他刚刚结婚不到一年的妻子。

为了能更好地照顾父母和姐姐,原本初中毕业后在广州打工的周和华回到了家乡。他拿出多年的积蓄再加上贷款购买了一辆六轮货车,干起了建材运输。

“家里有3亩地,种的粮食够自家吃没问题。除此之外唯一的经济来源就靠我跑运输了。”面对生活的窘迫,周和华毅然挺起了自己的脊梁。在往返于渠县和梁平的3年货运生涯里,他每天下午6点出发,待到跑完一趟往返回家休息已接近第二天中午。顾不得休息,他又得从父母手里接过家务忙活起来……

一路走来

他饱尝生活的艰辛

母亲李昌琼说,儿子从懂事开始,就包揽了所有大小家务,照顾父母和姐姐,洗衣做饭,还得扛着锄头下地种田,冬天洗衣服手冻得通红,满手都是冻疮……“这个家全靠他一个人撑着。”说起儿子,老两口总是眼圈泛红。

“傻姐也是姐,我要好好照顾她。”周和华说,自姐姐2003年离婚回到娘家,病情愈发严重,连洗脸、洗澡都不会,还时常间歇发病。在家这些年,他无数次给姐姐换床单、洗衣服、陪着姐姐聊天解闷。后来外出打工,多亏好心邻居的照应,自己这一家子病人总算没有饿着冻着。

“村里也有看不过去的人劝我把姐姐送走,但我坚决不肯。我总是想,都是一娘所生,姐姐有难,自然该我这个做弟弟的扶一把。如果患病的那个是我,我相信姐姐也会跟我做出一样的选择。”周和华如是说。

守住希望

他誓做生活的强者

“你好,你是麻柳村的王哥吗?”周和华满怀着希望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电话那头是永胜乡麻柳村搞山鸡养殖的返乡创业大学生王明东。

“受大环境影响,建材行业不景气,跑运输也赚不到多少钱,我一直在谋求新的致富之路。”谈起打算,周和华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他带着记者来到自家屋后的空地,原来他在这里试养了30余只土鸡。

“现在城里人都喜欢绿色、生态的食品,我家后面就是一大片竹林,我盘算着就地取材发展土鸡养殖。”通过镇干部的帮忙,他联系上了临近乡镇养殖山鸡已具规模的王明东。

“有了技术的支持和信息的畅通,我有信心依靠发展养殖带着一家人脱贫奔康!”虽说自己的“养殖梦”才刚刚起步,这个“80后”小伙子却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回首过去的岁月,周和华坦言,虽然日子艰苦,但他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政府的关怀,邻居的关照,我铭记在心。”周和华说,正因为这样,他必须成为生活的强者,才不辜负大家对他的期望。对于未来,周和华有无限展望:“不管怎样,我都不会丢下这个家。等以后有了能力,我一定要让父母和姐姐过上好日子。”

新闻推荐

大竹县 谱好“三部曲”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本报讯今年以来,大竹县拓展思路、创新举措,谱好农村“改革曲”、“示范曲”、“增收曲”,全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该县深入实施“6+10”专项改革,着力解决“六权同确”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深化农村资金互...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