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竹县竹北乡推行“民情贴心工作法” 畅通“中梗阻” 拆掉“隔心墙”

达州日报 2016-04-11 22:28 大字

“这是我们组的组务公开栏,乡村干部的姓名、电话,乡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组里‘五保\’、‘低保\’名单等都公示在这上面,乡亲们来往路过都能看个明白。”4月6日上午,在大竹县竹北乡万家村1组,74岁的老党员胡光成指着自家外墙上悬挂的“组务公开公示栏”告诉记者,“以前也就村办公室门口才有个公示栏,现在每个村民小组都有了,大家都说村干部对群众更‘贴心\’了!”

要想得民心,就得贴民心。如何才能让干部了解群众心中所想,跟群众走得更近?去年以来,竹北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民情贴心工作法”,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赢得了全乡群众的信赖。

干群沟通拓宽渠道

乡里乡亲办事方便

过去,因为工作原因,不少工作人员不能随时在办公室,这也导致很多群众来办事找不到人,尤其是赶场天,办事群众多,群众专程来了,排完队又办不成事,心里不舒服,这也成为群众普遍反映的“办事难”的症结所在。

“要让群众满意,先从群众能找到人、办成事开始。”为了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竹北乡在实施去向告知制度的基础上,实施了“AB岗”工作制度,每一个岗位都有一位B岗人员,B岗人员对于A岗的工作必须熟悉,确保在A岗工作人员离岗的时候,能够有人为群众办事,不让群众白跑路。

此外,该乡还结合民情代诉、民事代办“双代”服务,实施了“135”工作制,每周一、三、五让村干部在村代办点集中办公。同时,还实行了每月10日由村干部在乡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受理群众事宜,从而有效提高了村干部的工作效率,群众满意度得到了较大提升。

“过去是群众到处找干部,还不一定找得到,找到了也不一定就能办成事。现在干部们都定点集中办公,人不在岗也有人接手办理,我们办事更加方便了。”谈起如今的乡村干部,村民张甲英竖起了大拇指。

从严治党延伸触角

干部群众口服心服

“这是我们支部每一名党员人手一册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读本\’。”在竹北乡游家村党员活动阵地,村党支部书记周德君向记者展示了这本由乡党委自主编撰的宣传辅导读物。翻开目录,读本里涵盖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等内容。

“与以往的宣传读本不同,为了照顾到农村党员文化水平不高的现实状况,我们乡的读本特意加入了大量的漫画用来解读内容,做到直观简洁、通俗易懂。”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唐天奎介绍道。

过去的村组干部,由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为村民办事方法简单、程序不规范,“吃拿卡要”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今在竹北乡,定期召开村党支部大会,让党员、村组干部集体学习党纪、国法已成为常态。

2015年,原双马村5组干部周某、陈某在该村实施迁坟项目过程中违规违纪收取村民“电话费”、私设“小金库”,在乡纪委查实后,接受了党纪的严肃处理。两人起初很不服气,认为自己只是收了点“小钱”、“辛苦费”,对组织的处理颇有微词。通过该村集中组织学习党章、党纪,两人从心底里认识到了错误,服了气。

“现在,我们通过村务、组务公开栏,每季度公开一次账目,随时接受村民监督,就是要给群众一个明白,给干部一个清白。村民们都说账目公开了、村务透明了,干部群众之间没有了猜疑,心走得更近了。”乡党委书记赵小花由衷地说。

“民情贴心工作法”不仅为竹北乡营造了干群和谐、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也促进了昂扬鼓劲的发展势头。2015年,该乡党委、政府围绕立足近郊、服务县城、强特扶优、兴商活旅和建设繁荣生态和谐竹北的发展思路,培育壮大提子、猕猴桃等水果基地,做大黑花生和五丰蔬菜产业,大力发展万家水上度假区等乡村旅游,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亿元,农业总产值1.57亿元。

□文/图 特约记者 王晓林 程一凡 

万家村1组村民正在组务公开栏前认真察看

新闻推荐

大竹县人民医院 微型消防站投入运行

微型消防站投入运行

大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大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