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盐水做卤点豆腐苦中溢香饱口福

四川日报 2015-02-05 11:10 大字

盐井坝位于大竹县石子镇吉星村,方圆有一平方公里,散居着近300户农家,盐井河斜穿而过。据介绍,此地有“四宝”,即盐井、幺店子、观音洞和倒水桥,其中尤以盐井的传说令人遐想联翩。

据传,盐井坝因盐井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酷夏的一个正午,有一李姓小贩(绰号“李小二”)挑担到重庆垫江县城交易,途经此地,汗流浃背、口干难耐,于是搁担歇息,突然眼睛一亮,看见距离青石板大路有十米之遥正好有一眼井。李小二跑到井边,蹲下身子,“咕噜咕噜”地畅饮起来,待喝得肚圆意满时,才发现伴含苦味,细细品尝后意识到自己喝的更像盐水。

返回家后,李小二将饮盐井水的经过告诉了妻子。其妻让他下次出行顺便带点回来看看。没过多久,李小二按照妻子嘱咐,用瓶子盛上带回。其妻打开瓶盖仔细一看,白色透明;用鼻嗅闻,无啥怪味。用舌头舔蘸,咸中带苦。李小二的妻子就将泡涨的黄豆磨成豆浆并在锅中烧开后,用取来的盐水均匀倒洒,渐渐地豆浆凝固起来。随后她又用纱布包裹住将水分压干,制作成了豆腐。谁知拿到集市上销售的豆腐,被人们抢购一空。善动脑子的她随后与丈夫商量,干脆把家搬到盐井附近“安营扎寨”,利用过往行人多、取盐水便利的优势,开设制作豆腐的作坊。

说干就干,夫妇俩除制作豆腐出售外,还开起了客栈,点制的豆腐也成了招待客人的一道佳肴。使用井盐水点制的豆腐,相比卤水和石膏粉制作的豆腐,苦中含香、白净濡润。夫妻俩独到的手工技艺远近闻名,吸引了不少人家前来拜师取经。没过几年,方圆几十里几乎家家户户制作豆腐,而且都是用这里的井盐水做卤料。

如今,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平常鲜见有人挑此盐水;但到寒冬腊月,人们提壶担桶,来此取水的络绎不绝。随着生活条件改善,不少城里人借到乡下游玩之际,也会饶有兴致带回少量的井盐水,制作豆花或豆腐,以饱口福。

王晓林 本报记者 袁婧 整理

新闻推荐

仙女洞里觅仙女

达州市大竹县城出发,沿竹周公路行驶一个多小时车程,便来到了地处铜锣山腹地的中和场。沿着崎岖山路再行驶两公里多路程,便见青滩子水库犹如一把大大的钥匙横卧在白水河上,这里山高沟深,地势险要,林木...

大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