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白水河上架石桥利民善举传百年

四川日报 2014-12-04 11:29 大字

在大竹县城南55公里处的四合乡街道,有一座石拱桥,当地人习惯把它叫做“四合拱桥”,史称“三元桥”。它修建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将四合老街和新街连成一个整体。

清道光年间,四合沿河两岸虽有纵横交错的石板大道,但被30余米宽的白水河阻隔,过往行人只能靠踩着河面跳蹬石过河,稍有不慎,就会掉入河中,特别是逢天下大雨,河水陡涨,跳蹬石被淹,人只有凭渡船而过。王氏先祖王锦文家财万贯,居官颇正,常常情系民众,扶危济贫。道光三十年(1850年)四月初八下午,王锦文回家,因跳蹬石被淹,需乘船过河,当他来到河边,看见艄公载着一妇人在河里打转,不让其上岸,王锦文见此情景,便问艄公:“为何不让妇人上岸?”艄公应道:“妇人没钱。”这时,王锦文声严厉色地说:“她没有钱我有,赶快把妇人送上岸!”发抖的艄公立马将妇人送上了岸。类似的事时有发生,王锦文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暗下决心:哪怕是倾家荡产,也要把桥建起来,以解决民众过河之难。

王锦文回到家中第二天一大早,他主动登门拜访谢八老爷、吉星乡的吴樵子两个大户人家,磋商建桥事宜。最终,三人达成一致意见:建桥所需的全部费用由王锦文承担,谢八老爷负担工匠吃的粮食,吴樵子负担堆垒桥拱所需树木。故此桥素有“王家的银子,谢家的谷子,吴家的树子”之说。

三元桥自1850年5月2日动工,到咸丰元年(1851年)4月28日竣工。竣工当天,王、谢、吴三人共同剪彩。为了纪念他们,民众特意将大桥命名为“三元桥”,并在大桥东侧树碑立传,以告天下。

如今,三元桥已被叫做四合拱桥,拱桥两端六棵古老的黄葛树,树冠枝繁叶茂,与清澈河水相映成趣……原汁原味的自然风光,吸引了远近不少爱好者前来摄影、写生。 王晓林 整理

新闻推荐

主动适应新常态 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达州从稳定经济增速、调整升级产业,到改观城乡面貌、提升民生幸福指数——2月9日,达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通报:2014年达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7.8亿元,增长8.4%。全社会固...

大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