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观行”豆干香溢四方

四川日报 2014-11-06 11:47 大字

贺家观行豆干,原名“仁”字豆腐干。起源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它的由来,源于一巧遇。

据传,1890年初的一天,一白发老者携儿带女在蜀东访亲,途中被抢,沿途乞讨至大竹兴隆场。刘炳然在兴隆场经营有客栈、茶楼,为人豪爽,乐善好施,被当地人称为“仁”字号袍哥大爷。刘将老者收留,免费供其食宿。老者一家休整数日,思家心切,临行前做了一道绝活菜“黄金龙须”(豆腐干切成的细丝),并将其制作手艺及配方传授给刘作为答谢。刘得此后,如法炮制,食客皆奔“黄金龙须”而来,生意愈加红火。

1890年,刘的“仁”字豆腐干作坊开张,并在制作豆腐干的木制模板上刻上36个“仁”字,制成的每大张豆腐干上的36小块中均显一个 “仁”字,因此,“仁”字豆腐干扬名于世。刘独家经营“仁”字豆腐干作坊,严守工艺秘方,独门配方后来传于独生女儿刘明菊。刘明菊嫁入贺家,并将其制作工艺带入,贺家开始制作豆腐干。当地老百姓将其称为 “贺家仁字”豆腐干。

孩子们逐渐长大,相继成婚,刘明菊便将豆干技术传于儿子、媳妇。

1979年,观音公社创办企业,以豆腐干作为当地特色产业,刘明菊受聘前去进行技术指导。从小跟着奶奶一起学习制作技艺的贺瑞富便跟随一同前往。逐渐,贺瑞富在观音一带有了不小的名气,被戏称为 “贺豆干”。2000年,贺瑞富自建厂房,“大竹县观音镇贺家豆干厂”挂牌成立,并将“观行”注册为产品商标。

短短几年时间,“观行”牌豆干得到跳跃式发展:2008年被列入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荣获 “达州市十佳名小吃”、“大竹县特色旅游商品”;2011年荣获大竹县“十大小吃”、“大竹桃花节参展商品”等殊荣。

今年,贺家观行又在原有的口味基础上,增加了泡椒豆干、香辣豆干等多个口味的品种。“观行”豆干年产量可达200多吨,年产值增至1000多万元。与此同时,还吸纳了周边不少村民就地务工挣钱。

王晓林 整理

新闻推荐

中纪委首次专门通报8起履行“两个责任”不力典型案件

据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中央纪委日前对8起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的责任追究典型案件进行了通报。这8起案件是:——交通运输部长江航道局所属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多次...

大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竹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