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车站外的 黑车乱象

达州晚报 2014-05-15 14:26 大字

5月13日上午9点,一份月度上旬的经营报表,放在汽车南站常务副站长邓开军的办公桌上,翻了几页,那份报表就被狠狠砸在桌上。

记者“钓鱼”坐黑车

按照预测,五一节的小长假,中长途客流量必定会有一定幅度的攀升,但事实证明,整个5月上旬的数据一如往常。“节日期间高速公路免费,动车组的开行频次加大。”邓开军早就结合这些现实状况,把公路中长途客运规划为铁路运输的补充,尤其是达州往返成都、重庆线路。但他万万没想到,还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在延续着这个补充。

就在这天,达川区运管所发起声势浩大的打击黑车专项行动。而对这场持续多年的新一轮博弈,邓开军心中再次点燃了希望。

5月12日,是正式行动前的最后一次暗访调查。“你无法想象这群人的巨大能力,至少,从事运政稽查的每一个执法人员的面容,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分管稽查的副所长侯林,把这个任务委托给了记者,为的是避免钓鱼执法之嫌。

其实,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秘,当记者乘坐的出租车刚刚抵达汽车南站时,几个男子就热情迎了上来。异口同声问“到哪里”,这意味着只要你肯出钱,至少周边的城市都能去。

最终,记者被一名男子带到车站旁边的停车场,乘上一辆红色长安轿车,和车上已经等候的3名乘客一道前往重庆,讲好的车费是100元。1.6的排量、手动挡、真皮座椅并带有天窗,这辆落地价格7万多元的国产紧凑型轿车,显然在追求乘坐舒适性和经济性之间的最大平衡。而车主在选择这款车型后,还对燃油系统进行了改装,使用了成本更为低廉的天然气作为动力。

从汽车南站到高速公路入口约1公里的路程,司机沉默不语,不停地左顾右盼,直到从收费员手中接过缴费卡,司机异常紧张的神情才慢慢松弛。车速在10多秒后升到了110码。

每月800元中介费

速度稳定之后,司机以巡航的方式驾驶,没有超速,也渐渐打开了话匣。“跑一趟重庆要烧掉60多元钱的天然气,加上100元左右的过路费,利润就只剩下200多元。”从司机递出的名片,记者得知他叫小张,以前开过出租车。但不论是开出租车还是开黑车,给他的感觉都是累,而开黑车除了辛苦,更多的是惶恐和自卑。

闲聊中,记者发现小张不太喜欢把自己的车称为黑车,更愿意叫作组合车。“黑车,总给人一种邪恶的感觉,大家都是为了混口饭吃。”小张说,其实,哪座城市都有黑车在跑,这是因为有那么一部分的乘客需求存在。但是,管理部门的打击太厉害了,逮到了就是2万元“起花”。

说到这,小张顺口询问记者的目的地,而他的接送范围在重庆渝中区、江北区、渝北区甚至沙坪坝区,服务范围十分宽广。这也难怪,一些乘客会选择乘坐黑车。

“一般在达州城区,有乘客打电话预约,我们都会去接。”小张只是按照电话指示为乘客服务,而电话指挥他的是所谓的串串。在达州本地,每一辆车每月要向串串缴纳800元的中介费,这样才能保证乘客的源源不断和及时分配。而在那头的重庆,串串介绍的每一名乘客都要“手手清”,基本上是每客10元钱。这些环节,必须在从事这一行之前就联系妥当,且尽量要多联系几名外地的串串,否则容易在返程时断了客源。

提到串串,小张语气中流露出一丝羡慕:“20台车的话,1个月就是1万6,并且串串没有任何风险,也不需要投入本钱。”小张算了一笔账,自己每天只往返一次重庆,收入接近500元,但这不包括投入的购车款和被逮到后的罚款。车子跑高速公路都是高转速运行,差不多3年时间就是50万公里,一辆车也基本上寿命到头,第一年差不多是在挣本钱。“但是串串也很辛苦,风吹日晒都在外面拉客。”

有一个细节是,小张从不透露自己的家庭状况。“都认为开黑车的是走投无路的人,从另一个角度看,也算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嘛!”小张说,开组合车的人大多没有文化,幸好还有一手驾驶技术。但现实的情况是,经营一辆出租车要好几十万,经营餐饮、店铺等项目,貌似又不太景气。而投入黑车的成本相对较低,因为购车可以按揭贷款,关键是莫遭逮到。

“只要不遭逮到,跑这个车还是可以。”在跑车的日子里,小张也有一些颇为信赖的顾客,比如经常前往重庆大医院看病就诊的患者以及一些生意人,这些顾客都留有他的电话,彼此认识轻车熟路。最怕的就是上车不停耍手机的乘客,搞不清楚是在上网,还是在取证。

车到重庆,小张十分周到地把记者送到目的地的最近位置,在收取那100元车费时还略显腼腆。

交3万元可“入会”

在重庆吃过午饭,记者拨打了一名串串的电话,对方表示立马派车来接。奇迹很快出现,当记者10分钟后走出餐厅,一辆川S牌照的轿车已经等候在餐厅门口,在大城市的滚滚车流中,如此快的速度让人惊讶。

“我专门在这里恭候你。”上车后,车上已经有3名乘客,司机小陈(化名)半开玩笑表明自己的服务态度。但实际上,是串串通过电话联系,调派了记者所在区域附近的车辆进行接送。而这辆车上还剩余多少座位,准备前往哪个方向,串串都了如指掌。难以猜测,这个组织的协调运作,有着多么高的效率。

小陈的轿车已经行驶了9万多公里,这说明,小陈跑达渝线已有大半年时间。“本钱都还没跑回来。”与其它黑车不同的是,小陈是一辆略为高档的10万级日系合资车,后排乘坐空间也更加宽敞。

“乘客都会尽量挑高档一点的车坐,这在内部也形成一种竞争力。”但是,过大的投入也让他压力倍增。早在加入这个“达渝线黑车”组织之前,小陈就向组织缴纳了3万元的“入会费”,这3万元将平分给组织内部的其他黑车车主。否则,组织不会在达州本地派串串给小陈拉客,没有客源就等于死路一条。

合资车的品质让小陈很省心,近10万公里的里程,车子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毛病,只须每月按时进行保养。然而,小陈无法按照说明书上的建议,每5000公里保养一次车子。“5000公里,差不多10天就要跑满这个里程,没那么多时间,保养费用也遭不住。”

一路上,小陈没有系安全带,“滴滴滴”的报警音不停响起。但小陈对自己的技术十分自信:“只有一次,轮胎上被扎了钉子,跑着跑着就爆了,幸好当时稳住了方向盘。”

小陈很乐意和车上乘客分享自己的经历,拿他自己的话说:“这是非法营运,只要不出事、不被抓,还是能够赚一点钱。”有了经历,他也渐渐摸到了一些门道。比如目前从达州跑出去的黑车,一般都是往返大竹、开江、宣汉等地。偶尔前往成都、南充一线的客人也照拉不误,只要能够获取利润,尽管这条线路尚没有固定的黑车。

曾经,小陈拉到4名乘客,其中3人前往成都,1人前往南充。无一例外,4名乘客的车费钱均是每人180元。小陈将4人拉到大竹县后,随即以每人150元的车费,转给了另一辆大竹籍黑车,自己从中赚取了120元钱,这也是黑车行业中的“卖客”。

“我不是专门跑成都线路的,只能把乘客卖给其它车,不然回来的时候容易返空。”小陈的无奈,其实也是受到交通条件的制约。因为现在,达州有直达成都的动车组,然而大竹县没有,于是大竹出现了往返成都的黑车。进一步想象,从渠县往返成都的黑车也可能存在。只是目前,尚没有从达州往返万源的黑车,最大的原因是万源境内没有加气站,无法满足黑车运营的成本条件。

达川有330辆黑车

除在达州境内,重庆机场的黑车也会给达州的黑车卖客,只要是公路畅通的地方,一个黑车组织与另一个黑车组织的利益关联,使得条条线路紧密衔接。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很多时候黑车司机拉到“冷线”乘客后还会驶上高速公路,拦下顺路的私家车进行协商,以更加低廉的价格给私家车卖客。一些私家车的位置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顺便赚点过路费和油钱,由此,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黑车帝国”。

据达川区运管所不完全统计,该区已有330多辆黑车,其中“达渝线”的黑车就达到98辆。与其对应的是,目前,从达州往返成都的长途客运已濒临停摆,每天从达州往返重庆的15趟客车,日均客流量还不到100人。

为此,车站方面多次对客车票价进行打折销售,期望通过低价方式把黑车逼退,但效果始终不甚理想。“正规的客运线路肯定要按时按班开行,总不可能擅自停班,逼着乘客全部去坐黑车。”汽车南站副站长邓开军说,目前,经营者都是亏着本在保线路。实际上,今年以来,仅达川区运管所就依法查扣并惩处了150辆黑车,但受到利益的驱使,大量黑车还是义无返顾地在车站附近周旋。

“黑车收费始终都比正规营运车辆票价高出一大截,坐黑车的乘客无非就是图个接送方便。但多支出的那些车费钱用来乘坐公交或出租车,又何尝不方便?”达川区运管所副所长侯林称,关键是黑车的车况得不到保障,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车上乘客也得不到任何理赔,这笔“安全账”更无法计算。

现在,运管部门再次狠下决心整治黑车,并在着手行动的第一天就依法暂扣了2辆黑车。但现在伤脑筋的是,除去最有效但又违规的“钓鱼执法”方式,面临的就是取证难和查扣难问题,以及黑车组织带来的人身安全威胁。对此,侯林也希望,打击黑车的工作能由政府牵头,公安、交警等部门协同参与,尽早遏制黑车市场的蔓延之势。

□本报记者 迟剑

新闻推荐

男孩过马路被卷入车底 百颗玉米粒散落各器官 4月13日,大竹县的晨晨(化名)路过小区门口时,身边一辆保时捷轿车突然启动,将他卷入车底。家人立即将他送到医院,当

4月13日,大竹县的晨晨(化名)路过小区门口时,身边一辆保时捷轿车突然启动,将他卷入车底。家人立即将他送到医院,当医生打开他的腹部,里面有无数散落的玉米粒……...

大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