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地方实践

四川日报 2012-12-28 17:07 大字

城市与乡村,如何才能互利共生?

12月27日召开的全省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指明了道路: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四川有着全盘计划。

就城市而言,要坚持以加快城市群的发展、加大区域中心城市的培育为重点,引导区域人口和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城市人口集聚规模、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环境,强化城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就乡村而言,要推进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覆盖,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因地制宜发展重点小城镇,使之成为带动和辐射乡村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带动周边农村发展;要加快新村规划建设,努力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

计划的实施者,是地方。在统筹城乡的过程中,各地市州百舸争流,涌现出一大批“弄潮儿”:泸州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迈入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发展时期。达州则以统筹城乡为主线,以新村规划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为重点,走出了一条产村相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探讨城乡一体化,我们选取了泸州和达州这两个地方样本。谨希望通过这两地的实践报告,探寻其着力点,折射出全省城乡建设的思路和未来方向。

一瓶酒与一座城的融合发展

——来自泸州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

12月13日,泸州发生了一件“小事”、一件“大事”。

这天,网友“800aaa”带久居外地的爸妈回泸州城西新区“兜风”:沿酒城大道而行,看两旁高楼鳞次栉比、城西公园绿树成荫…… “这几年泸州市确实漂亮太多了,连两个 ‘老泸州\’都认不出来了!”在论坛上,“800aaa”留下了这样的感叹。

同一天,泸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泸州市江南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评审会,提出将以产业、城建、交通、生态、文化、民生作为六大重点,把新区建成泸州产城一体、景城一体的“新江南”。

一“大”一“小”两件事,见证着泸州的新型城镇化之路:通过以城镇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高度融合资源和要素,走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的快速通道。

□万瑶 熊筱伟/文 刘凌/图

抓城镇建设

承载起区域性中心城市

离开城镇建设,新型城镇化就如同无本之木,丧失了它的载体。

至于如何建设,这座城市有着它自己的思考:泸州地处川滇黔渝结合部,长江、沱江交汇在此,“依江而立、划江而分”。“这决定了组团式的发展思路。”泸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核、两副、八组团”是泸州发展的基本格局。

这是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框架蓝图:“一核”——由旧城中心半岛、小市、茜草组成全市商业、综合服务及文化会展复合中心;“两副”——建立南部、北部城市副中心;“八组团”——分别建成生活居住、休闲旅游、都市工业、行政商务办公等功能区块。

这样的一座中心城市,正在不断“生长”:长、沱两江上如今已建起5座跨江桥梁;各城市组团与功能区之间,全长65公里、40—60米宽的城市主干道全面铺开;总面积达698公顷的公园绿地,占到城市建设用地的8.6%。大梯步文化广场、百子图文化长廊、国窖广场……一个个景观工程让人目不暇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川滇黔渝结合部教科城、西南医疗康健城……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在此基础上,泸州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古蔺、叙永、合江和泸县四个县城为辅助增长极,以重点小城镇为节点,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立足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和文化底蕴,初步建成多中心、多层次、多功能新型城镇体系。

如今,泸州每年集聚人口6—7万人、拓展面积约6平方公里。2012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将实现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将超过100万人,率先成为全省规划建设的百万人口特大城市。而到2030年,这一组数据将迈过“两百万”的门槛。

推产业园区

实现产城互动共生

新型城镇化,产业是支柱。

搭起这根支柱,泸州的做法是抓住“酒瓶子”,推进优势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

“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泸州市委书记刘国强说。

一瓶酒的生意能有多大?2011年,泸州给出的答案是——近500亿元,同比增长超三成,到2015年实现千亿销售收入的发展目标。这庞大产值,主要来自于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

如今在集中发展区,风过带酒香。30万吨有机原粮种植、40万吨基础酒酿造、80万吨基酒储存、100万吨灌装生产……在这片我国最大的白酒产业园区内,已形成集原粮种植、基酒储存、灌装生产、包材配套、物流配送于一体,上下游产业兼备的产业集群。

去年,包括酒业集中发展区,泸州全市共建成 “九大园区”,入驻企业816家,实现销售收入877亿元,其中6个迈入“百亿园区”行列。到2016年,全市产业园区将实现综合性收入2000亿元。

建设一个园区,带出的是一座新城。在泸州,一个个产业园区故事的背后,有着一部部的“建城史”:黄舣、茜草、蓝田……从乡镇到县城,从旧城到新城的蝶变不断发生。截至2011年底,泸州9大园区带出5个1-3万人新镇。预计到2015年,全市将形成3个5万人以上的现代特色新镇。

建“试验特区”

以融合促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融合是关键。

而要实现产业与城市的融合,泸州选取了两座“试验特区”: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和江南新区。

以长江为界,向北就是“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实现港口、产业园、城市的共生,是这里的首要目标。为此园区专门制定了“一核一轴两翼”的空间规划:“一核”是以临港物流和保税港为支撑的核心体,带动、辐射临港产业园的快速发展。“一轴”指沿龙溪河两岸形成配套休闲宜居生活服务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两翼则分指龙溪河依托四港、以物流业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区,以及依托保税港、以出口加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临港工业集中发展区。

而在北临长江、南抵宜泸渝高速公路的狭长区域内,则是规划面积约600平方公里的 “江南新区”。城市沿着蜿蜒而下的长江黄金水道延展。6处码头、2条铁路线、2处铁路货运站、3条高速公路,为产城相融搭起了交通骨架:“五大产业园区”、“六大城市组团”被一一串起,形成了融合发展的沿长江经济发展带。对于未来,江南新区早已定下了产城融合的目标:到2020年,在产值达到2000亿元的同时,实现城市及乡镇建成区面积13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120万人。

两个“试验场”,清晰映照出泸州新型城镇化内核:凭一瓶名酒,带动一个产业集群,建成一个产业园区,带来一片区域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到2016年,两个新区的产值总和将超过1200亿元,实现“再造一个泸州”的构想。而这座“新泸州”,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崭新样本。

对泸州人来说,新型城镇化是每天都在不断推进的现实。对它的未来,值得期待。

新村建设让村民的生活更滋润

——来自达州市的新农村发展报告

11月初,达州市渠县天山新村村民张呈伟住进了新居。

“终于不用再年年‘躲洪水\’了!”张呈伟所在的天山村,曾备受洪灾肆虐:沿村的渠江十年九涝,每逢7-9月涨水时节,一家人都只有到亲戚家暂住。

在政府规划建设的天山新村,张呈伟一家搬进了再不会“水漫金山”的两层小楼,自己还成了村里柑橘田的产业工人,“在这儿有别墅住、有活路干,日子过起来滋润得很!”

像张呈伟一家的故事,在达州还有很多。这一切,得益于近年来达州新农村建设的飞速发展。通过以灾后重建为契机抓发展、坚持产村相融,达州走上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高速路”。

□万瑶 熊筱伟 图片由达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提供

科学规划

让新村“软硬”兼备

在天山新村,一栋栋两层洋房并排而建,雕花大门、中式窗框,二楼上还有护栏环绕的露台。砖石小道平整宽阔,两旁安装着太阳能路灯。在生活配套上,也是一应俱全:出门就能购物的便民超市,随时能看病的新村医务室,一应俱全的水电气供应,提供农村低保、惠农补贴等 “一站式服务”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和住在城里一样方便。”村民宋晓蓉说。

新村不光 “硬件”出众,“软件”也是可圈可点:村里建起了报刊阅览室,定期开设集体农业技术培训班供村民“充电”,还有锣鼓队、太极剑队、太极拳队……乡村生活同样精彩。

近年来达州自然灾害频发,像天山村这样的沿江村落,数年前仍还是低矮平房、年年水淹的“重灾区”,村民靠自家几分田地度日,收入微薄。是什么促成了达州农村如此巨大的变化?

“要完成灾后重建、推进新村建设,科学规划是核心!”达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直言。为此,达州邀请省住建厅专家组和省内外30家知名单位,组织上千名专家开展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新村规划要求,坚持以创建全省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为统揽,突出前瞻性、安全性、特色性,全域全程、集中连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跟进,着力走出“年年救灾年年受灾”的怪圈。

渠县天山村、达县桥东村、大竹县天宝寨村……在科学规划下,一座座村落 “涅槃重生”。截至目前,达州已累计编制新村建设规划2035个,编制率达73.41%,编制乡规划206个,编制率99.04%。共建成创建全省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新村聚居点202个,新农村综合体47个,13725全跨户全部搬进新居。

产村融合

回乡过上好日子

渠县李渡乡狮牌村村民郑礼在广东打工近20年,如今决定回村发展。“可以种柚子,也可养猪,瞅准了就好好干。”郑礼全一边装修自家的3层小楼房,一边盘算着今后在家发展的出路。

在狮牌村,按照猪-沼-果(菜)的模式,村里配套规划建设1200亩红心琯溪蜜柚基地。同时省内一家知名农牧公司的 “30万头生猪产业化生态循环经济园”项目也在村里建养殖场。

离狮牌村不远,在中滩乡新建的2500亩柑橘基地里,村民周长富弯着腰在地里除草。“收入一年有近2万元,不比出去挣得少!”他说。

吸引村民们离城回乡的,是新村产业和新村相融共生、一体发展的新模式。近年来,达州坚持产村互动共融理念,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促进种、养、加立体发展和一二三产业配套协作,做到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实现“以新村带产业,以产业促新村”的互利共生模式。把生产方式转变与生活方式转变、改善居住条件与综合环境优化相结合,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通过产村互动,村民们住上了新房子,也过上了好日子。截至目前,达州市已建成各类农业产业基地达252万亩。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48元,同比增长20.9%。

机制创新

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如今的狮牌村,具有川东民居风格的农家院落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村内基础设施功能齐全,村外道路平坦。“村子怎么建、谁来建,是由村民说了算!”郑礼全说,从新居选择什么户型、选址何处,到施工单位、建材运输,都由村议事会投票决定。具体施工环节,也是村民代表全程监督。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是扮演好“服务员”角色:严格审核建设单位准入资质,确保技术力量强、施工质量过硬的施工单位入围村民议事会投标。

“农民自主、政府服务”的新思路,在狮牌村建设中得以发挥最大作用,农民对自己的家园有着充分话语权。“让群众全程参与和监督新居建设的各个环节,我们从中引导。”渠县李渡乡党委书记张晓惠说。

尊重与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是达州在农村管理上的思维、机制创新,也是达州人得以实现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的“秘诀”。

针对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无序建设问题,达州市还专门出台《农房规划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加强灾后重建新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规定措施,并开全省先河,在全市310个乡镇设立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组织专人组成专门的部门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从2011年到2013年,每年招聘50名,共150名乡村规划师,充实基层规划建设力量。

不仅如此,达州从2010年开始,由财政全额买单,每年从不同层面广泛开展村镇建设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对村镇管理人员多批次、多角度、大范围培训。仅2011年,便组织开展了7期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培训班,培训村镇规划管理人员1206人。

新闻推荐

三位领军人的梦与路——大竹县实施“千名领军人才”工程侧记

近日,大竹县对首批200名领军人才进行了表彰。大竹县实施“千名领军人才”工程以来,迄今,活跃在该县田间地头、车间班组、教学科研等一线的各类人才已有1032人,其中,高层次人才50名,高技能人才130名,专业...

大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大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