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奋力做强传媒旗舰

金融投资报 2012-08-30 17:36 大字

李旭

四川日报记者

李旭

60年风雨兼程,60年铸就辉煌。

8月28日,在四川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来到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调研,代表省委向四川日报创刊6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全体员工、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四川日报正在成长!”

2011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刘奇葆曾经来到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亲切看望慰问员工。一年多后的今天,他第二次来到这里。进门后,望着不远处正拔地而起的四川传媒大厦,刘奇葆意味深长地说:“四川日报正在成长!”

在一楼大厅,刘奇葆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四川日报创刊60周年展。

1952年9月1日,由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报名的中共四川省委机关报《四川日报》,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日诞生。60年来,川报人始终不渝地与党的事业发展、人民前进的步伐相随相伴,记录四川由贫弱走向繁荣兴盛的历程,讴歌四川人民不懈奋斗的史诗,书写党报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今天的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已发展成拥有13报3刊4网站1手机报和一批经营实体的综合性传媒集团,跻身全国省级党报集团第一方阵。

展厅里,一个个版面、一张张图片,浓缩了四川日报60年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川报是一张思想纸,一张观察和记录时代变革的方向、记录和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纸;川报是一个价值体,一个彰显以人为本理念、汇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媒体理想的价值体;川报是一座精品库,一座弘扬主旋律导向、优秀作品层出不穷的精品库……刘奇葆听得仔细,时时停下脚步,细细观看。“这是震后我们顶住压力举办的首届西博会。”站在反映第九届西博会报道情况的展板前,刘奇葆感慨万千。正是从那一届开始,西部共办、共享、共赢的西博会越办越火红,越办越精彩。青川农民“两条标语”的报道他记忆犹新,“报道影响很大,让全国人民都看到了我们四川人的坚强坚韧坚定、自立自强自信!”另一块展板上,四川日报对文建明先进事迹和“文建明工作法”的生动报道,也得到了刘奇葆的肯定。

“锦绣天府,图说四川”摄影专版创办以来,社会反响热烈。看到展板上空中航拍的巴蜀美景,刘奇葆称赞川报的新闻摄影作品精彩展示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鼓励川报人今后既聚焦“重建”,也聚焦“再生”,将镜头多对准基层群众,既要见物也要见人。

刘奇葆对四川日报60年创造的出色业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川报人为党的新闻事业和四川发展进步所作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他饱含深情地说,60年来,一代又一代川报人牢记历史使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四川这块热土上不懈奋斗、辛勤耕耘、书写华章。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在春华秋实的田间地头,在人迹罕至的雪山深谷,在十万火急的救灾现场,哪里有新闻发生,哪里就有川报人的身影。“你们以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服务人民的炽热情怀、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树立了党报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这支队伍“快乐向上,充满力量”

四川日报时政社会部是一个由近30名采编人员组成的大家庭,平均年龄不到35岁,其中三分之一是“80后”。刘奇葆来到这里,详细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情况。刚走出电梯间,记者编辑们就一拥而上,争相问候“刘书记好”,掌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这股热情和活力深深感染了刘奇葆。

部门的文化墙上,“热情、和睦、创新、超越”八个字格外醒目,刘奇葆停下脚步,了解部门文化建设情况。时政社会部将这八个字作为大家共同的价值追求,并将这种精神贯穿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超越谁?”刘奇葆含笑发问。“超越自己!超越他人!”听了采编人员自信的作答,刘奇葆点头赞许,认为该部门文化建设中提出的“常怀感恩之心”、“成全他人”和“以创新为发展动力”等理念,体现了责任与担当,对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连续3年追踪报道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的记者江芸涵,向省委书记转达了学生们的感激之情,“志玛参加工作后情况怎么样?肖芳、朗色呢?”刘奇葆关切地询问起一直牵挂于心的藏族孩子。听记者介绍这些孩子的就业和工作情况后,刘奇葆嘱咐记者继续关注、报道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的就业、工作和生活情况。

记者刘佳带来了广大环卫工人的心声:自从全省掀起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热潮后,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得到改善、待遇得到提高、地位得到提升。“我们就是要起到这样的效应!”刘奇葆鼓励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宣传报道还要深入,既要宣传正面典型,也要批评落后地方,该批评的批评,该曝光的曝光!

前年“8·13”特大山洪泥石流暴发后,女记者刘星驻守重灾区绵竹清平乡一个多月,与当地干部群众结下深厚情谊。听说省委书记要到川报来,清平派出所民警陈涛特意请刘星给刘书记捎来一封信,报告清平重建和防范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情况,以及他拍摄的清平重建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图片。得知清平乡更加安全美丽、群众更加昂然向上,刘奇葆非常高兴,对信中提到的新村建设“微田园”概念表示肯定。他勉励记者们,不光要下基层采访,还要与群众交朋友,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

帐篷、水壶、插线板、急救包……“全能记者”钟振宇座位上的川报应急采访包引起了刘奇葆的关注,他上前掂重量、看装备,称赞川报人闻风而动,准备充分。得知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玉树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第一个抵达灾区、克服重重困难发回鲜活报道的记者,刘奇葆说,从你身上,我们看到了川报记者不怕苦累、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刘奇葆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时政社会部个性照片墙、好书推荐交流平台、部门绩效考核公示栏等,称赞这是一个非常有活力、有战斗力的集体。

四川日报网上线一年多来赢得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和喜爱。刘奇葆来到四川日报报网中心,了解四川日报网时政频道精心策划的“我心中的最美四川新村”网友推荐活动开展情况。“网友反应怎么样?”“非常好!”看到网友对筠连春风村、茂县坪头村、双流地平新村等纷纷给予好评,刘奇葆肯定说,这个活动对新村建设是很好的宣传和促进。他还应邀点击图片,推荐了自己心中最美的新村。

刘奇葆还来到文化体育部看望采编人员。翻看着一篇篇“党报联动——请恩人再回四川”系列报道,刘奇葆从感恩文化谈起,话题不断向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延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做些解读,不过要融入现代人的眼光,要有新的视角!”刘奇葆勉励四川日报发挥文化报道功底深厚的优势,以更加有味的解读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一路行来,川报人给刘奇葆留下了“快乐向上,充满力量”的强烈印象。他说,四川日报越办越好,越来越好看,这里面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报人的辛勤努力和奋斗。

“多学习、多实践,你们的空间还很大!”

调研中,刘奇葆还同四川日报社采编人员代表、读者代表进行了座谈。

60年间,四川日报从1份报纸发展为一个综合性传媒集团,从单一纸媒传播到初步构建立体传播格局,从一间小印厂到拥有16个经营实体的多元产业体系,拥有中国西部最大的报刊群、最大的报纸印刷基地、覆盖最广的发行网络。对此,刘奇葆给予充分肯定。“四川省新闻宣传的主阵地、文化体制改革的排头兵、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书记的鼓励,让川报人倍感振奋。“我与奇葆书记神交已久。因为我们属于同龄人,还因为您在人民日报工作过,与我们在唱响主旋律方面有着相同的体验。”老报人代表梅松武发言的第一句话,引来阵阵掌声、笑声。

得知梅松武为了写出那篇优秀的署名评论员文章《“三把尺子”量政绩》,用了很长时间精心准备,刘奇葆称赞道:“你水平非常高!对业务精益求精的追求非常可贵!我提议,再次为梅老师鼓掌!”“我很激动,知音难觅!”梅松武响亮回应。

对话间,气氛变得既热烈又轻松,其乐融融。“这五年,感觉压力最大、考验最多、身体最累,但也是入职以来最充实、最有成就感的五年。”青年采编人员代表范英道出原委:“在这里,我读懂了责任。”

这也是全国抗震救灾模范李燕华的心声。从第一时间徒步抵达汶川县城发回报道,到追踪报道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的新生,到参与创办四川日报网,以新媒体的视角继续关注灾区,他在经历考验、见证奇迹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与四川、与川报共成长,并从中感受这里发展共振的力量,我是幸运的。”新川报人代表李梦媛庆幸自己作了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滚烫的话语,让刘奇葆动容。“我叫刘礼顺,来自达州市大竹县月华乡。”读者代表发言了。“你是我请来的!”刘奇葆望着刘礼顺说,川报60年华诞,光有报人讲,没有读者讲,是个缺陷,所以我建议请读者代表也来发发言。

得知基层干部群众通过川报的报道,明晰了新村建设的有效路径,避免走弯路,刘奇葆感到很高兴。他勉励川报的报道一定要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创刊60周年是一个重要历史节点,更是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刘奇葆就不断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和传播能力提出五点希望:一是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党报集团的舆论引导能力;二是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三是加快构建立体传播格局,提高主流媒体的覆盖广度和影响深度;四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川报集团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五是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做强川报集团这艘传媒旗舰!”刘奇葆希望川报集团加快构建立体传播格局、建设现代传媒集团,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个多小时的交流意犹未尽,座谈会结束了,采编人员都舍不得离开。他们簇拥着走出会场的刘奇葆,交流还在继续……“多学习、多实践,你们的空间还很大!”省委书记的鼓励让川报人感受到信心和力量。“我们一定会把您的关心和爱护,把省委的要求和期望,化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强劲动力!”川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四川日报社社长余长久道出了全体川报人的心声。

来源:《金融投资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51-0043 邮发代码 61-102征订:028-86968486

新闻推荐

人赃并获 他们以每月5000元的价格长期租用一辆轿车,用于在达州、广安、南充等多个城市疯狂流窜作案。近日,大竹警方在缉捕4名涉案人员过程中,一名女警假扮移动公司

1月13日晚近11时许,38岁的大竹县人陈某某驾驶红色轿车欲离开小区时,被另一辆轿车挡住了去路,他闪了几下车灯,示意对方让路。然而,对方并没有倒车,而是下来两名男子对陈某某说完“麻烦你让一下”,便朝他...

大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