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竹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千亩百合

四川日报 2012-07-04 18:27 大字

大竹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千亩百合基地建设示范工程。目前,全县百合种植面积已达6700亩,年产百合超过1800吨——

7月2日一大早,记者翻山越岭来到大竹县双溪乡无公害百合生产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百合绿满大地,村民们正背着喷雾器施药防虫。

在炬光村3组村民王光燕的百合地里,她正忙着给长势良好的百合预防病虫害,看着一株株百合,她脸上洋溢着喜悦:“我家栽种百合有7年了,2011年,面积才由过去的2分地扩大到1.3亩。我今年要产百合700多斤,每斤按均价13元出售,加上卖百合种,一年下来,除去化肥、农药等支出,净赚6000块钱不成问题,那硬是比种粮食划算。”稍停片刻,王光燕又补充道:“说实话,我现在能在家门口挣钱,这功劳还得归功于乡村干部,多亏了双溪百合专业合作社帮了大忙!”

□王晓林 本报记者 庞莹

试种百合 念活“致富经”

20年前,双溪乡炬光村9组村民苏才友在河边无意中捡回两棵百合,就试着栽种,在随后的十几年里,并没有引起周围村民的注意。老苏一直试图说服乡邻们栽种,但大家总觉得不如种粮食划算。

转机出现在2001年初,驻村乡干部走访调查得知此事后,随即向乡党委、政府领导作了汇报,乡政府一方面深入农户广泛调研,一方面请来农业专家现场分析指导,对是否在全乡普遍推广进行了前景预测。由于百合具有喜光耐旱、对水肥要求不高,适宜双溪乡土壤栽种,农业专家给出建议,充分利用山区气候、生态环境优势,走规模种植土百合之路。

为了说服动员农户,乡政府迅速出台优惠政策,对栽种百合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由于百合含药成分高、色泽好,既可做药膳又可食用,一上市就受到药商的青睐。仅2001年,全乡栽种百合面积就达500亩,实现收入50余万元。

2011年,双溪乡专门拨出资金,从炬光村购回百合种近2000公斤,无偿发放给贫困农户栽种。2007年,全乡土百合种植面积突破1200亩,涉及农户1350户,总产量达33万公斤,产值265万元,仅此一项,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30元。

因势利导 产销产业化

为真正形成百合产供销的利益联结链条,2004年4月,该乡及时组建了双溪百合协会,采取 “协会+农户”模式,对会员进行种植技术、苗床管理、种子采集、产品销售等全方位服务,每年聘请县农业局、县科协专家举办两次实用技术培训。同时,本着“自愿+互利”原则,积极寻求产品销售途径,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并引进营销大户收购。每逢收获季节,都有成都、陕西、广东等地的药商前来收购。

2010年5月,该乡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汪传明返乡发展百合产业,当年9月种植百合面积38亩。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及时引导并鼓励他成立了大竹县合丰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服务,重点抓好品种繁育、技术指导和收购销售,以此提高百合基地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2011年,双溪乡种植百合面积2100亩,百合收获季节,合作社专程派人与湖南、重庆等地客商洽谈销售事宜,全乡销售百合580余吨,依最低价20元/公斤计算,农民增收1155万元。

据乡党委书记陈小华介绍,双溪乡正着力打造“百合药业之乡”,今年全乡百合栽种面积达2500亩,采取“基地密植+散户套种”的模式,辐射乡内的三青、普照、响水洞等8个村,涉及农户2978户,7月上中旬进入收获期,主要销往重庆、湖南等地,预计实现总产量688吨,产值1790万元,农民人均可增收660元。

新闻推荐

李明泉第二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开幕式在达州

□李明泉9月20日,“第二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开幕式在达州市大竹县长乐村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演艺队自编自演,达州市境内的几个乡镇也搭起了舞台。真个是“艺术的盛会,群众的节日”。我...

大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大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