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医院成功实施首例内科胸腔镜诊疗技术

左江日报 2020-11-16 16:11 大字

南宁讯11月12日,广西民族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实施该院首例内科胸腔镜检查术。该项技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该院呼吸科内镜介入诊治能力再上新台阶,并为实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建设项目达标助力。

被检查者是一名来自天等县的69岁男性患者,因咳嗽、左侧胸痛半个月而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他是“左肺上叶占位、左侧胸腔积液性质待查”,因未能明确病因,便转诊至广西民族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一步诊疗。

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向永红与副主任庞宗东、主管医生吴晔详细研究了患者病史,结合胸部超声及CT检查结果,考虑他是肺癌并胸膜转移致左侧恶性胸腔积液的可能性大。而患者肺部肿块位置特殊,进行胸腔穿刺、支气管镜等常规检查仍然未能明确病理诊断。经该科内镜介入诊疗小组讨论评估,并和患者及家属协商,决定实施内科胸腔镜检查术。

除了制定好手术方案,专家们还制定了术中术后风险应急预案。12日上午10时许,经过充分术前准备,在该院呼吸内镜诊疗部胸腔镜检查室,首先由庞宗东为患者实施人工气胸,然后在局麻和充分镇静止痛下,给予消毒铺巾、切开皮肤、钝性分离软组织后送入鞘管。向永红持新式可弯曲胸腔镜沿鞘管顺利进入胸腔,抽吸出暗红色胸腔积液后,细心观察了胸膜腔各部位的情况,在后下方壁层胸膜看见多个大小不等结节样新生物,经验提示这可能是造成大量胸水的罪魁祸首。于是通过活检钳对结节样新生物给予活检,获取5块组织送病理检查。整个手术历时约1小时,术后患者接闭式胸腔引流瓶安全返回病房。

向永红介绍,内科胸腔镜检查术是一种先进的胸膜疾病诊断技术,主要用于不明原因的胸膜和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局麻下通过微创切口方式,应用高清视频直视观察胸膜病变及外周肺组织的细微结构,可进行活检、粘连松解、药物灌注及冷冻等诊疗操作,与以往胸膜活检(非直视下盲检)技术相比更加精准,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率可达90%以上。内科胸腔镜不同于外科胸腔镜,患者不需全麻,仅需局部麻醉辅以基础镇静镇痛,具有创口小、疼痛少、可视范围大、患者耐受性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胸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据悉,广西民族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近年来选送多名医生和护士到上级医院参加专业的培训,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内镜设施设备的更新建设,目前已具备呼吸内镜介入三级、四级手术的条件和能力,并陆续开展冷冻技术、APC技术、气道热消融术、球囊扩张术、内科胸腔镜等内镜手术。内科胸腔镜技术的开展,将进一步提升该院胸膜疾病整体诊疗水平,为胸膜疾病患者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知识链接:

内科胸腔镜的适应症

1.常规方法不能确诊的胸腔积液2.胸膜占位性病变

3.肺弥漫性或局限性靠近胸膜病变4.胸膜间皮瘤和肺癌的分期

5.良、恶性顽固性胸腔积液的胸膜固定6.急性脓胸

7.血胸、乳糜胸、气胸8.支气管胸膜瘘

9.松解胸膜黏连(张钦哲)

新闻推荐

崇左市开展主题为“弘扬新时代‘立屯精神’,凝聚推动崇左发展磅礴力量”党课网络直播 网络直播开启崇左市主题党课新模式

图为活动现场。黎荣旺摄本报天等讯(记者方秋丽覃才能)10月20日,崇左市开展主题为“弘扬新时代‘立屯精神’,凝聚推动崇左发...

天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等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