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资助学寄厚望

左江日报 2020-04-09 10:00 大字

“2015年,我考上青海师范大学,村里给我发放了助学金。去年,我又考取广州医科大学药学专业硕士生,今天,村里又给我发放助学金了。”拿着1200元助学金,天等县大隆村教育屯的梁淑丽无比感慨,“这,不仅是助学金,更是家乡父老乡亲沉甸甸的期盼啊!”

这是日前在天等镇大隆村进行助学金发放仪式现场,笔者看到的感人的一幕。当天,大隆村助学金委员会给该村2019年考上大学的20名学子发放助学金共14000元。

考取广西民族大学的建档立卡户学生覃艳婷领到1000元助学金。“这是社会爱心人士和村里人对我们的真切关怀。我在大学里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学有所成回报家乡、回报社会。”覃艳婷激动地说。

大隆村全村7个屯793户3400多人,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外出务工。前些年,受不良风气影响,村里有些孩子出现厌学现象,考上大学的孩子越来越少,2013年全村考上大学的还不到10人。村里有识之士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经过多次讨论、酝酿,2014年,该村以“公开透明、鼓励成才、捐资助学、关注教育”为核心,成立了大隆村助学基金会,每年给考上大学、硕士、博士的新生发放助学金。

“这个活动好。”大隆村83岁的农国强感慨,“知识改变命运。一定要鼓励孩子好好读书。”

助学基金会成立后,大隆村在各屯张贴倡议书,号召各界人士每年积极捐资,以形成浓厚的助学氛围。活动得到村民大力支持,有的捐几元、有的捐几十元、有的捐几百元。截至目前,该基金会共收到508人次捐款80741.92元。

“前几年,助学金在8月底大学新生开学前发放。后来,发放仪式改在春节期间发放,与村里的晚会相结合,既能扩大影响力,又能让大学生进行文艺表演的同时,向父老乡亲展现大学生潮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风采。”大隆村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欧志军说,“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发放仪式才推迟到现在进行。”

大隆村加屯的罗洪斌每年都为基金会捐助。“我喜欢看孩子们努力读书的样子。每次助学金发放仪式,我都带女儿到现场观看,女儿受到很大的触动,表示要向哥哥姐姐学习,好好读书,将来也要考上大学。”罗洪斌说。

“2014年至今,大隆村考取博士2人,考上大学共90人。全村形成论学、助学、兴学的浓厚风气。”欧志军表示,成立助学基金,营造了“好读书,读好书”的氛围,对该村的风气转变很大,村里赌博等不良现象没有了,村民平时在田间地头劳动,热议的是谁家孩子读高中、读大学了,在学校表现怎样。受助大学生回乡后,积极参与村里的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有力推进脱贫攻坚中的扶智活动,助推乡风文明发展。

新闻推荐

天等县检察院召开聘用人员谈心谈话会

天等讯3月24日,天等县人民检察院召开聘用人员谈心谈话会。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黄鑫涛主持会议并讲话。该院全体聘用制工...

天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