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稳”绘就美好生活同心圆 天等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走笔
本报记者莫迪通讯员李志高
清晨,天等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龙岩小区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中,三三两两的群众悠闲地欣赏眼前这个曾经“做梦都想不到”能住上的“新家园”,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
近两年来,天等县规划建设了龙岩、幸福里等6个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2166户9731人。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目标,当地以稳就业、稳就学及稳就医为抓手,加大对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力度,绘就美好生活同心圆。
稳就业:
农民变工人
天等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有13万多人口外出务工或创业,主要从事住宿业、装修业、加工业、宾馆服务业、餐饮业等。为此,该县依托劳务资源,引导搬迁群众务工创业。
同时,天等县加强粤桂合作,在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建立了劳务工作站,经常组织劳务对接活动,积极促进跨地区的劳务协作,引导贫困劳动力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已成功组织5000多人外出务工。
在县域内,当地通过创建就业扶贫车间,方便搬迁户就地就近就业。投资3亿元建设的返乡创业园,建成标准厂房4.8万平方米和1万平方米234套员工宿舍,为返乡人士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几年来,天等县引进绵晖服装加工企业等10多家企业落户该园,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目前已录用1500多人,月均工资1800-3000元。
目前,天等县已形成“返乡创业发展型、园区企业扩散型、家庭作坊扩大型、外引内联配套型、网络平台拓展型”五大就业扶贫车间发展模式,努力构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富一方”的扶贫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创建的就业扶贫车间中已认定的有114家,吸纳就业2914人。
稳就学:
“有学上”更“上好学”
天等县通过优化学校布局,新建安置点配套学校,逐步满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的就学需求。
该县根据易地搬迁安置点分布情况,精准规划安置点配套学校(幼儿园)建设,解决搬迁群众子女“有学上”问题。共规划用地230亩,投入建设资金3亿元,分别建设思源实验学校、城西幼儿园等6所学校。
为解决搬迁群众子女“上好学”问题,该县通过公开招聘一部分,从县城学校选调一部分,从乡镇学校公开选聘一部分,为思源实验学校补充教师64名;为县直第一幼儿园补充教师33名,确保搬迁群众子女接受优质教育。
同时,整合部门力量,解决搬迁群众子女“上下学难”问题。龙岩小区安置点距离学校较远,孩子上学所经道路来往车辆非常多。该县以政府购买方式安排7辆公交车,每天分别于7∶00、11∶20、13∶50、17∶05四个时间段往返于龙岩小区和学校接送搬迁群众子女上下学,方便搬迁群众子女上下学出行。
稳就医:
健康服务“送上门”
该县根据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移民的人口规模和分布情况,结合当地医疗资源,科学合理的设置医疗服务站,配备医护人员、医疗器械和常用药品,让移民群众就近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双向转诊服务。
在县城易地安置小区进驻3名医生到小区医疗卫生服务室开展工作,配合县城内医疗服务设施齐全的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三家二级甲等医院,全面保证搬迁户小病看得上、大病看得起、重病有保障。在乡镇易地安置小区,均有一所标准化乡卫生院或乡村卫生室,并在就医方面给予搬迁户与同辖区群众同等待遇。
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到户,由各易地安置小区所在地卫生院到各易地安置小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健康体检等工作,确保搬迁户享受健康扶贫政策待遇,搬迁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
实行健康扶贫“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贫困人口在辖区公立医院住院实现报销比例达90%,特殊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达80%。
新闻推荐
天等讯今年是天等县脱贫摘帽年,该县狠抓政策落实,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抓好饮水安全保障政策落实。该县大力实施农村饮水...
天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