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身边人说身边事

左江日报 2019-08-21 09:07 大字

脱贫故事面对面,干部群众心连心。为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2017年以来,天等县创新举办“脱贫故事会”,用身边的脱贫故事影响身边的人。三年的努力,全县共开展脱贫故事会1500多场,到会聆听群众6万余人,宣传脱贫典型2446个,推介产业1083个,新增产业490个。在“脱贫故事会”的影响下,2016-2018年,全县累计实现贫困村摘帽33个,减贫15381户67617人,贫困村由59个减少为26个,贫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91073人下降至26753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目前的7.03%。

在活动中,许多感人故事被搬上舞台,鼓舞着广大群众,涌现出了自力更生型、产业帮扶型、政策帮扶型、政府兜底型4种类型的许多感人的脱贫故事。

自力更生型增强脱贫信心

天等许多贫困户虽然自身贫困,但是他们人穷志不穷,通过自身努力,奋力实现脱贫。

2018年6月28日,在平贯村举办的脱贫故事会上,零丰宾的故事让现场的300多名群众深受鼓舞。

零丰宾在一岁多时因发烧治疗不当而落下了小儿麻痹症,从此右腿残疾。在他不到五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由于家里太穷,没有机会上学读书,只能跟着当教师的伯父在家里学认字。2015年,在全县开展贫困户识别中,零丰宾家被纳为贫困户。但是,他没有等靠要,而是通过开小卖部等方法增加收入。经过努力,零丰宾家2016年纯收入增加了8000多元,在当年的“双认定”评议会上,他第一个主动提出要脱贫。为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2017年9月开始,该县在村屯一级开展“脱贫故事会”宣讲活动。零丰宾在电视上看到其他乡镇举办的“脱贫故事会”后,主动找到东平镇党委、政府,要求参加“脱贫故事会”,上台讲述自己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故事。

2017年以来,零丰宾走遍了全县13个乡镇,参加“脱贫故事会”80多期,参加文化演出活动100多场,听会群众达1.5万余人。在他的激励下,全县发展新的种养项目15个,其中种植项目8个,养殖项目7个,引导困难群众进入“扶贫车间”务工200多人,100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产业帮扶型群众脱贫有道

只有发展产业,才能成为群众致富的源头活水。在脱贫过程中,许多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脱贫,也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

驮堪乡南岭村村民黄克锋是通过养牛产业致富的代表。2007年,黄克锋夫妻俩返回家乡,艰难谋生。在驻村第一书记的鼓励和指导下,该村的?难?殖合作社就发挥出“孵化”作用,指导黄克锋让其掌握养牛“门道”后。2017年3月,黄克锋把自己寄养在?难?殖合作社的5头牛转移到自己的养殖小区。随后的4月、5月间,黄克锋等三户人家又先后购进一批牛犊,使养殖小区的存栏牛达到18头。2017年底,黄克锋顺利摘掉“贫困帽”。

目前,黄克锋的养殖小区共有14头肉牛,预计年底全部出栏,将实现养殖收入10万元。下一步,黄克峰计划带动更多的乡亲一同养牛,让大伙一起告别苦日子。

政策帮扶型贴心政策暖民心

近年来,天等县出台的小额信贷、雨露计划、以奖代补等许多帮扶政策,切实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

进结镇印勇村斗射屯是典型的山窝窝,耕地少,经济单一,群众收入低。全屯50户中贫困户就有19户,农光林就是这19户中的一户。2015年,农光林返乡以自家林地为场地,以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款购进了第一批山羊38只,又利用以奖代补资金,购进了黑山羊种羊22只,正式开始了山羊养殖。不到一年时间,羊群就发展到100多只。同时,农光林还在林下养鸡。2016年底,经过验收,农光林一家“八有一超”各项指标均达标,顺利脱贫出列。今年6月,农光林挺身而出,牵头成立了天等县进结镇园林森泰养殖合作社。目前,已有3户贫困户以资金入股的方式加入了合作社,该合作社的山羊发展到了200多只。

向都镇廷罗村廷念屯的陆海清贫困户,因两个小孩分别在天等高中、向都镇廷罗小学就读,再加家庭无稳定收入导致家庭贫困,帮扶人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教育帮扶政策,积极帮助陆海清户申请到相应助学补助,切实减轻了他家的生活负担,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困辍学。

在“脱贫故事会”活动上,各村“第一书记”会给群众讲清、说透扶贫相关政策,帮扶人会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帮助其申请相关补助,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政府兜底型群众无后顾之忧

对于部分没有劳动能力的极度困难群众,天等县采取政府兜底方式,保证其基本生活,让群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宁干乡龙盛村龙力屯的贫困户龙恩录由于儿子早逝,儿媳改嫁,两个80岁的老人独自带着年幼的孙女过生活。政府了解其困难后,便给其一家三口申请低保,每个月近600元的低保金解决了龙恩录一家基本的生活问题;该村百昂屯的农英豪户其爱人与儿子由于严重患精神疾病,生活极度困难,政府了解其情况后,便将其纳入低保贫困户,保证一家生活问题。

为做好农村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这一“民心”工程,天等县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深入村屯,登门串户,全面了解和掌握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准确核定保障对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居(委)会调查、评议、公示,乡镇政府审核,县民政局审批,村(居)委会张榜公示拟保对象名单,颁发低保证及低保金等工作程序,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不漏一人”。

实践证明,“脱贫故事会”理论下基层活动,对社会风气转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创业,解决了农村“三留守”问题,扶贫车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实现乡村振兴,全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提升。

新闻推荐

一次难忘的家长会

这是一次有意义的、难忘的班级家长会。这天上午,我们城关小学三(5)班的同学们穿着漂亮的班服,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操场上,由一...

天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