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岗位:让贫困户变身“工薪族”

陇南日报 2018-11-02 01:55 大字

本报记者王芳

天刚亮,金洞乡袁家沟村村民李小明就拿着扫帚走出家门,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作为一名贫困户,李小明格外珍惜这个保洁员的岗位。

“政府给了我这个岗位,我得好好干。”李小明告诉记者。

今年50岁的李小明和哥哥两人相依为命,由于年龄较大,缺乏劳动力,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缺乏技术和体弱多病的人群特点,金洞乡将袁家沟村的保洁员岗位作为公益性岗位的一部分,从未脱贫户中选拔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上岗,每月有固定的500元收入,给了贫困户在家就能领工资的机会,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

“每月能领到公益性岗位工资500元,还有一部分低保收入,算下来,一年也有1万余元,对我家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李小明说,他会倍加珍惜这个岗位。“我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如今,为了让贫困户中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但无法离乡、无业可扶人员脱贫,两当在全县范围内设立农村公益性岗位8大类900个,使许多贫困户像李小明一样,因为走上了乡村公益性岗位,不但改变了过去无所事事的精神面貌,而且有了稳定的收入,家庭经济状况和精神面貌出现了明显好转。

“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充分调动了贫困群众就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了改变家庭困境的信心。”金洞乡党委副书记王强珍说,同时,公益性岗位的开发,还推进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形成以岗位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促脱贫的良性发展链条。

新闻推荐

天等建成18个乡村旅游区

本报天等讯每逢周末,天等县岩林庄便游人如织。游人有的游泳,有的烧烤,有的跟着“导游”深入岩林洞中,寻找当年306部队的踪迹,...

天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