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县做好民俗文化发掘工作
本报天等讯(记者陈文圣)10月23至31日,为期9天的“霜降欢歌起·壮乡亲朋聚”2017年壮族霜降节在天等县举办,活动通过开展具有“壮味”的文艺活动、举行具有“壮韵”的体育竞技、组织具有“壮香”的民俗活动等,进一步发掘壮族霜降节文化元素。这是天等县做好民俗文化发掘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
近年来,天等县进一步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发掘工作,推进旅游与民俗文化融合发展,不断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让民俗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天等注重深挖壮乡民俗文化,做好“一榔一泉两节”文章,充分依托“中国长寿之乡”和“中国打榔舞之乡”品牌效应,通过举办“一榔一泉两节”活动,加强对民族、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一榔”即壮族打榔舞,“一泉”即稻香喊泉节。今年4月份,天等成功举办第二届千人打榔舞比赛。活动当天,邀请区内主要媒体进行现场宣传,扩大民俗活动影响力。“两节”即“壮族霜降节”和“指天椒节”,从2007年至今,天等已成功举办三届指天椒文化艺术节,并将各种民俗节目如“打榔舞”“拜囊海”融入节庆活动中,加强对民俗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与宣传工作。
天等县注重打造精品民俗节目,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重点对“壮族打榔舞”和“拜囊海”民俗文化项目进行包装打造,突显民族民俗文化特色。2007年以来,天等举办了三届指天椒文化艺术节,把《壮族打榔舞》作为主打表演曲目进行舞台表演。该县壮族打榔舞曾经参加大新县首届旅游节开幕式的表演,参加全区在南宁市朝阳广场举办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活动的表演,得到群众、专家的好评,在区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天等县民俗文化申遗工作硕果累累。近年来,天等高度重视民俗文化的申遗工作,目前已有壮族打榔舞、壮族霜降节、指天椒加工技艺、拜囊海、进远石雕技艺等5项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列入崇左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项列入天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申报的“中国打榔艺术之乡”通过了国家、自治区级专家的评审,天等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打榔艺术之乡”。壮族霜降节2014年7月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国家文化部对天等壮族霜降节项目非常看好,推荐并选送申报世界级文化遗产项目,并于2016年11月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扩展名录之一成功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天等县乃至崇左市及广西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新闻推荐
上图为活动现场天等讯10月17日,是我国第四个扶贫日,也是第25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当天,天等县委宣传部组织干部职工到进远乡和平村,开展“扶贫日”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暨“固定党日+”活动,并开...
天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