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蓝天下,不能亏待一朵云

左江日报 2017-10-10 11:59 大字

(上接第一版)

据统计,目前,天等县现有义务教育学校96所(初级中学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乡镇中心小学、村小学81所),教学点100个,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44586人(初中生13617人,小学生30969人),2016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1.3%,“三残”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为83.8%。

几年来,天等县累计投入2.6亿多元,用于改善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如今的天等,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最优雅的环境是学校。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脱贫致富梦,学校成为了乡村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辍学

“幸亏有了教育扶贫的好政策,我女儿上大学的学费才有了着落。”8月9日,天等县东平镇江龙村贫困户赵开庭带着女儿到县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办理相关手续后高兴地告诉记者。

这两年,赵开庭凭着在县城建筑工地当小工的收入,给在天等高中读书的女儿挣生活费。今年,当他的女儿考上广西某高校时,他发愁了:女儿的学费从哪里来?

给贫困家庭大学生提供的5000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实在是太好了!”赵开庭的话发自肺腑。他说,这样的优惠政策,以前想都不敢想。

高等教育受益于各类助学政策的同时,天等县以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学生为重点,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学段全覆盖的贫困户学生“一条龙”资助体系,确保贫困家庭学生该“扶”就“扶”、应“助”就“助”的资助“全覆盖”,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

去年以来,天等县以“治贫先治愚”为指导思想,通过落实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出台县级资助办法和建立社会联动资助机制等措施,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努力让家庭贫困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

天等县认真落实国家教育资助政策,以“免、减、助、奖、贷、补”等多种形式实施***,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摆脱求学困境,确保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天等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校就读期间,除享受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普通高中免学费、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政策等国家普惠性资助政策外,还优先享受其他国家教育资助政策。比如,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享受平均每人每年1000元的生活补助;普通高中阶段,按照一档国家助学金2500元、二档国家助学金1500元的资助标准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家庭困难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给予每生每年2000元的学费补助。天等县高校贫困学生还可优先享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贷款最高限额为每生每年12000元,在校期间实行财政全额贴息。

天等县整合各类资源资金,出台县级助学办法,按照“录取一批,资助一批,统筹资源,应助尽助”的原则,通过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发放生活补贴等形式,将资助款发放到每一位困难学子的手中,帮助他们渡过求学难关。今年,天等县对在县内高中学校就读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考上一本大学的,给予3000-5000元的县级资助;考上二本及以下的,给予1000-3000元的县级资助。

2016年以来,天等县共发放学前教育资助资金330.17万元,受益贫困幼儿5017人次;发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3320.68万元,受益贫困学生56980人次;发放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资金70.5万元,发放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105.48万元,受益贫困生5104人次;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778.55万元,免除普通高中学费649.58万元,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户学生杂费176.44万元,发放大学新生路费和短期生活费131.44万元,发放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2217.7761万元。

要让每一个孩子掌握一技之长

“是职业教育改变了我的命运。”天等县天等镇仕民村贫困学生李才军,去年从县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后,顺利与广东创业时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签订就业协议。经过1年多的打拼,目前他的月薪已超过8000元。

在天等,像李才军这样在职校学得一技之长、改善经济状况的农村学生还有很多。

天等知名青年企业家周海荣就是典型代表。

“三年的职校学习生涯造就了我全新的人生,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周海荣从职业学校毕业后,靠着在校时学到的技能,先后在广东中山纬创资通公司做过SMT操作员、SMT全才、行政服务处管理人员,从一个普通的打工者荣升到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现荣归故里的李才军当起了老板,在天等开店做窗帘生意。李才军说:“职校让我实现了创业梦想!”

“进得来,留得住,学到技术。”天等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闭平中认为,学校坚持“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农村、面向学生”的办学方向,成功培养了一批批技术人才。“高质量办学,高水平就业,毕业生成为企业用人的‘免检产品\’。”仅今年前9个月,天等职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立业的人数就有860多人,就业率达99%。

一个又一个成功的例子,让天等县委、政府的领导班子深刻地认识到,在教育扶贫的系统工程中,职业教育占据的位置非常重要。县委书记吴强经常说:从眼下看,职业教育可以让学生短期内掌握一门技能,凭技术吃饱饭;从长远看,职业教育让一个学生乃至一个家庭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为此,天等县近年来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校校联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走出了一条“扩规模、强内涵、提质量、促产业、带就业、增收入、能致富”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同时,还建立健全贫困家庭学生就业援助机制,优先安排贫困家庭学生实习,优先推荐就业。

“近3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9%以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就业率100%,月薪均在3500元以上。”天等县教育局局长闭伟文对于取得的成绩颇为满意。

除了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教育之外,针对广大的贫困留守人口,天等县还整合各类项目培训资源,依托县职业学校专业师资和实训基地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教育,让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到村头的“扶贫车间”等中小企业务工,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改善生活条件。

天等县都康乡龙布村上柳屯贫困户农玉留的丈夫病逝后,她带着一个孩子,还背负着一身的债务。“上有70多岁的家婆,下有5岁的孩子,我只能留在家里照顾他们,只靠种点水稻玉米为生,生活实在艰难。”

“后来政府出资800块钱,让我参加了技能培训,并安排我到村头的手套加工厂上班,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如今,农玉留已经是这家手套厂的老员工了。她坐在缝纫机前,熟练地摆弄着一块麻布,不到10分钟,一双精美的手套就呈现在眼前,同时也意味着1元钱的报酬也到手了。

“每天能做80到100双手套,一个月的收入近3000元。”农玉留说,“这比种水稻玉米好多了。”

受到农玉留事迹的启发,如今,天等县更加坚定了教育扶贫的信心,每个月都组织人员开展劳务品牌项目、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农村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使受培训者“务工有技术、务农有出路、创业有思路”,真正实现“学技术、长本事,让贫困家庭有前途”。今年以来,天等县已经培训贫困户人口6000多人次。

新闻推荐

《左江日报》第六届小记者在市人民医院及左江日报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剪影

图①左江日报社副总编辑黄小芳(左一)给获得十佳小记者荣誉的小记者颁发荣誉证书。(黄学安摄)图②左江日报社副总编辑黄小芳(前左一)给获得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的老师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农筱桐摄)图③小记者...

天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