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就业“扶贫车间”的脱贫报告—— “车间”建村头 致富有奔头
天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隶属广西崇左市,地处左右江两个流域的分水岭地带。全县辖6镇7乡,124个村(社区),1310个自然屯,总人口44.72万人。全县总面积2159.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56万亩,人均耕地0.97亩,是典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喀斯特地区,被列为国家连片开发“滇桂黔”石漠化综合治理片区。天等县享有“中国指天椒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打榔艺术之乡”等美誉,是“中国锰矿生产基地”“国家石漠化治理示范县”“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县”和“广西劳务输出示范县”。一直以来,受自然和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天等县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缓慢,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2015年底全县共识别出贫困人口91073人,贫困发生率为21.31%,被列为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崇左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人社厅的关心支持下,天等县紧紧围绕加快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大力弘扬“天等不等天,苦干不苦熬”的天等精神,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天等县探索建立的就业“扶贫车间”形式新颖、特色鲜明、效益显著,引起多方媒体的广泛关注,先后被《广西日报》、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等报道。崇左市委书记刘有明评价“扶贫车间”是天等脱贫攻坚的一个创新,是崇左脱贫攻坚的一个品牌,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成功之路。
一、就业“扶贫车间”的主要模式和特点
天等县着眼于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结合外出务工创业人员多、农村留守妇女多、有意愿返乡创业人员多的特点,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返乡人员、致富能人利用乡镇、村屯闲置集体土地、旧学校、旧村委办公楼、闲置公有房屋、仓库等建立车间或加工点,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就地就业。目前,全县已推广建立各类就业“扶贫车间”128个,带动1300多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贫困户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
天等县探索建立的就业“扶贫车间”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扶贫养殖车间”模式。天等县引进广西扬翔、广西国本农牧等养殖龙头企业,鼓励贫困户与企业合作,有效解决贫困户养殖缺技术、分散养殖成本高和企业资金不足等难题,实现企业发展、贫困户增收的目标。目前,天等县通过扶贫优惠政策主要推进香猪寄养车间、信贷资金委托经营车间、合作社入股“车间”等三类“扶贫养殖车间”建设。比如,进远乡和平村112户贫困户与广西满愿商贸有限公司签订贫困户香猪寄养协议,委托公司统一代养,年底分红;全县1885户贫困户与扬翔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信贷入股分红协议,实现委托经营发展产业等。
二是“扶贫种植车间”模式。天等县充分利用全县2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社会能人和专业大户以种植基地为中心,传、帮、带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目前,全县已培育种植专业大户300多户,帮扶2000户贫困户发展指天椒、葡萄、桂花梨、芋头等种植业,促进贫困户年人均增收300元左右,已帮助5000多人实现脱贫。比较典型的有,上映乡桃永村葡萄种植能手许绍弟创立了“许氏葡萄”品牌,带领周边贫困户种植巨峰葡萄500多亩,全村葡萄年收入超过150万元,贫困户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
三是“加工扶贫车间”模式。天等县抢抓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鼓励广大返乡创业人员和致富能人在县内尤其是贫困村,创办制衣、电子、手工艺制作和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车间,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让广大贫困户能就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目前,全县已建设“加工扶贫车间”50多个,提供就业岗位1927个,其中已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514人。比较典型的有,被誉为“广西首家扶贫车间”的都康乡鑫达手套厂,优先招录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留守妇女30人,实行免费技术培训后即安排上岗。目前,该厂正筹集资金300万元,进行三期厂房及另外5个乡镇的“扶贫车间”建设,全部建成后预计新增就业岗位700个,将为更多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
四是“休闲旅游扶贫车间”模式。天等县抓住当前掀起乡村旅游热潮机遇,将旅游与扶贫结合起来,鼓励发展特色景区、休闲山庄、农家乐等“休闲旅游扶贫车间”,以入股分红、劳动力分红等模式,吸纳贫困户参与经营管理,增加收入。目前,全县共推进“休闲旅游扶贫车间”12个,辐射带动700多户贫困户,年人均增收500元左右。比较典型的有,已经成功申报3A级旅游景区和三星级乡村旅游景点的都康岩林庄景区,该景区的开发不但改变了当地产业结构,还提高了当地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解决了17个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
五是“贸易扶贫车间”模式。天等县主要有“空店”扶贫车间和订单农业贸易扶贫车间两种模式。“空店”扶贫车间采取“互联网+物流+农产品”模式,以高于本地市场价收购贫困户的农副产品、手工作品,通过“空店”进行销售。目前全县54个贫困村均创建了“空店”扶贫车间,累计交易2600多人次,涉及贫困户1200多户,交易金额100多万元,参与的贫困户年增收3000元左右。订单农业贸易扶贫车间是鼓励现代农业示范区企业与贫困户签订收购订单,统一指导、统一种植、统一销售,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规模种植的销路问题。目前田园牧歌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福新镇黎亮村白菜苔种植基地等均采用订单农业模式。
天等县目前建立的就业“扶贫车间”主要有几个特点:
一是突出创业能人引领。社会能人自主创业,通过小作坊加工等方式提供就业岗位,为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条件。二是结合实际选准模式。天等县重点探索了厂房式“扶贫车间”、居家式“扶贫车间”、合作社式“扶贫车间”等三种模式建设,宜大宜小,可集可散。三是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天等县依托各乡(镇)产业发展基础和现状,因地制宜建立“扶贫车间”,宜工则工、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游则游。比如,利用指天椒产业种植优势,扶持发展辣椒酱加工车间;该县利用旅游资源优势,扶持建立了岩林庄、绿源果场(农家乐)等休闲旅游扶贫车间;利用土地和水资源优势,实施订单农业扶贫车间等。
二、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为全面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天等县出台了《关于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发展的实施方案》,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
一是支持开发利用闲置资产。通过资金扶持的方式鼓励社会能人重点利用乡镇、村屯闲置集体土地建设厂房,或者直接租用乡镇、村集体闲置的旧学校、旧村委办公楼、闲置公有房屋、仓库等创办厂房。从而盘活了农村集体资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是大力实施资金奖补政策。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的企业,按3000元/户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租用政府资金建设厂房平台的,减免5年租金;对于招聘贫困户就业的就业“扶贫车间”,贫困户劳动力占比达20%以上的,通过“公司+贫困户”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且合作2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补助10万元。
三是鼓励能人创业带动就业。对有创业能力且有创业愿望的能人,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推介等免费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可优先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最高担保贷款额度为10万元,并给予全额贴息2年。
四是加大培训扶持力度。该县围绕就业“扶贫车间”的技能培训需求,对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培训意愿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实行免费培训项目清单制度,并给予相应的补贴,为广大贫困劳动力推行了“短、平、快”职业技能培训。
五是实行就业困难人员用工补贴。对于“扶贫车间”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企业为其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予以补贴。
六是推行税收优惠政策。利用就业“扶贫车间”开办企业,符合相关条件的,实行其所得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企业,符合减免条件的,予以适当减免。
七是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天等县财政出资500万元设立创业扶贫担保基金,对利用就业“扶贫车间”开办工厂的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可按照规定享受创业扶贫担保贷款政策,同时,可以根据雇佣贫困户劳动力实际情况,享受扶贫小额信贷政策。
八是出台招商优惠政策。天等县加大项目策划、包装和推介工作,着力招引一批从种植、收购、加工、贸易、培训一体化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扩大产业辐射效应,帮扶贫困人员就业,提高收入,根据投资和产能规模,对该类建成投产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3万元至10万元。
三、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扩大产业规模,促进经济发展。目前,“扶贫车间”的壮大有效促进了天等县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值增加、效益提升。通过政策的有效扶持,促进19家企业入驻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不断扩大全县产业规模。
(二)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扶贫车间”就业门槛低,技术要求低,增收效果好,能保证稳定就业,拓宽了贫困户的就业渠道,增加了贫困家庭的收入。如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可安排100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家庭劳动力360多名。又如天等县星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全县发展种植了3500多亩栀子花,100多名种植户通过种植栀子花实现增收,还带动2000多名中老年人通过参加田间劳动增加收入。
(三)拓展脱贫路途,加快脱贫致富。“扶贫车间”的生根开花,拓展了全县精准脱贫的途径,推动了贫困人脱贫。如天等镇豪辉皮具厂吸纳贫困人口23人,都康乡鑫达手套厂吸收贫困人口30人。同时,天等县通过遴选优秀的“扶贫车间”承接贫困户小额信贷资金,既增加企业经营资金,又有效解决贫困户无法有效使用信贷资金发展产业的问题。
(四)助推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解决。“扶贫车间”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青壮年劳动力提供在家门口就业机会,实现了打工赚钱和照顾家庭“两不误”。同时,及时解决“三留守”人员引起的治安问题,有效促进天等县社会和谐稳定。截至今年上半年,天等县共建设各类“扶贫车间”128间,安排妇女就业1250人,减少留守老人498人,减少留守妇女927人,减少留守儿童750人。
总之,在探索推行“扶贫车间”助推***工作中,天等县通过“四送”(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实现“四扶”(扶贫、扶就业、扶产业、扶集体经济)目标,达到“四赢”(群众赢、集体赢、企业赢、产业赢)目的,切切实实让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图文由天等县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天等讯(记者陈文圣)全县推广创建“扶贫车间”128个,带动1300多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贫困户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天等县通过探索建立“扶贫车间”,为全县经济社...
天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