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亿的背后开放活力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成都日报 2019-02-02 05:48 大字

通道畅,贸易兴。

去年,成都实现进出口总额4983.2亿元,同比增长26.4%,高出同期全国整体进出口增速16.7个百分点。这一组数据,“数”说着成都加快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有效提升双向开放合作,促进对外贸易持续繁荣,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与4983.2亿元、增长26.4%外贸数据相呼应,去年成都新开通10条国际定期直飞客运航线和2条全货机航线,成都国际(地区)航线数量达114条,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巩固“航空第四城”地位;去年成都国际班列实现“扩容增效”,国际班列年度开行2619列,开行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其中中欧班列开行1591列,形成通达24个境外城市、联通14个国内城市的国际铁路通道网络。

“一带一路”倡议从根本上改变了成都的势与场,使成都由第一轮开放的“内陆腹地”跃升为新一轮开放的“前沿高地”。近年来,成都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高水平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开放高地,推动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国际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开放型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市口岸物流办

“天”“地”联动 打造立体高效国际通道

“空中丝路”地位巩固提升:

114条国际(地区)航线畅达全球五大洲

去年,成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构建畅达全球的国际航空战略大通道,成都的“空中丝路”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市口岸物流办有关负责人称,去年成都加快布局“48+14+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全年新开通成都至圣彼得堡、苏黎世、万象、开罗等10条国际定期直飞客运航线,和至法兰克福、芝加哥2条定期直飞全货机航线,填补欧洲和北美洲际全货机航线空白。

截至去年年底,成都开通的国际(地区)航线数量达114条、定期直飞航线数达61条,航线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伴随全球通达性的提升,成都机场的客货运虹吸效应不断扩大。去年,成都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全年达5295万人次,成都为中国内地第四个、中西部唯一机场跻身全球“5000万级机场俱乐部”的城市。

与此同时,成都的航空货运齐头并进,去年成都机场的货邮吞吐量为66.5万吨,位居中国内地第五、中西部第一。

“陆上丝路”建设提速增效:

国际铁路大通道加速成网

去年以来,成都的国际铁路枢纽建设提速增效,打造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铁海联运通道,创新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模式,推行中欧班列“一单制”,搭建运贸一体化运营平台,实现国际班列运行提质扩容,为企业运用班列通道拓展国际市场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全年成都国际铁路港实现集装箱吞吐量72.7万标箱,同比增长18%,连续多年位列全国首位。

市口岸物流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加速推进国际铁路港建设方面,去年协调推进新增集装箱装卸线束项目暨全国首个铁路智慧无人港、国际铁路港基础设施及平台类功能性项目建设。在推动国际铁路通道加速成网方面,东向与上海港、宁波港等开展务实合作,拓展联通日韩、北美地区的铁海联运网络;西向新增成都至维也纳、杜伊斯堡、不来梅、布达佩斯、汉堡、布列斯特6条直达班列线路,并组织汉堡经里加到成都国际海铁联运通道试运;南向“蓉欧+”钦州港东盟铁海联运班列实现“天天班”运行,新开通经广西凭祥至越南的“蓉欧+”东盟国际铁路班列和“蓉欧+”广州黄埔港的铁海联运班列;北向推动俄罗斯、白俄罗斯班列往返开行。

统计显示,去年成都国际班列年度开行2619列,同比增长158.8%、综合重载率77.4%,连续三年年度开行量居全国第一,其中中欧班列开行1591列。自开行以来,国际班列、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列数分别达到4330列、3088列。

今年着重发力“立体高效”:

高质量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高地

市口岸物流办有关负责人称,对照成都市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目标要求,围绕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战略部署和“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工作主题,今年将继续做好“四向拓展”的起点和“全域开放”的支点,加快打造立体高效国际通道,更好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中心建设需要,高质量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高地。

在加快拓展国际通道网络方面,将加快打造以成都为网络中心的“48+14+30”国际航空客货大通道。今年,将新开通至罗马、伊斯坦布尔等5条以上国际定期直飞航线。

同时,加快打造以成都为战略支点的“7+5”国际铁路大通道,优化国际班列“四向拓展”网络布局,推动实施丰富班列产品、优化运行线路、推行运贸一体、深化集并运输、创新服务模式等措施,拓展国际班列线路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班列重载率、回程比例、计划兑现率、发送量和运输安全性,增强成都国际班列品牌优势。

市商务局

去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01.8亿元

推动各项改革创新

自贸区探索形成300多个改革实践案例

自贸试验区建设引领改革开放。自贸试验区全面启动174个改革项目,推进15项“硬骨头”改革行动,探索形成300多个改革实践案例,其中“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获中央改革办肯定并向全国推广,制度创新指数排名第三批首位。

奋力打造营商环境新优势。向落地区域下放市级管理权限23项,推进97项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建成全市大数据审计智慧监管平台,正式挂牌四川自贸试验区法院,首创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全面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全面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国际贸易快速增长

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4983.2亿元

去年,成都奋力推动对外贸易稳中向好发展,聚焦转型升级,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拓宽外贸发展空间。组织2000多家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金额约16亿美元。全市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4983.2亿元,同比增长26.4%。同时,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深入推进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并设立成都全球跨境电商服务资源中心,全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110亿元,增长120%。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通过国务院验收,3条经验全国推广,被国家确定为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预计全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元,增长20%。

国际经贸合作再上台阶,积极拓展经贸合作新空间,搭建东盟—成都—欧盟多边经贸产能合作新平台;提升经贸合作平台载体,“中国—欧洲中心”集聚力显著提升。截至去年12月,共收到来自41个国家164份入驻意向,现已入驻各类机构41家;中法生态园等国别园区加快建设,天府国际汽车博览城等项目顺利推进。

招引国际高端品牌

全年200家首店落户成都

去年,成都大力实施消费升级行动,积极开展“中优”工作,推动消费场景建设和消费业态提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去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01.8亿元,增长10.0%。

这一年,实施“3512”商务行动计划,提升42个商圈、63个特色商业街区品质,宽窄巷子获批国家高品位步行街建设试点。同时,200家首店落户成都,仁和新城、成都悠方购物中心等14座购物中心相继开业,国际一线品牌达到155个,位居中西部首位。全市积极开展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建设试点,“盒马鲜生”等20家新零售品牌落地运营,国内首个24小时生鲜无人超市投入运营。

专家解读

四川省现代物流协会会长文德华:

拉近与世界“距离”

企业市民共享红利

法罗群岛的三文鱼、泰国对虾等这些海鲜品,从境外打捞到摆上成都市民的餐桌,最快12小时就能完成。为什么会有这么快?在四川省现代物流协会会长文德华看来,近年来成都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不断拉近与世界联系的时空距离,满足多元化出行、精品化消费需求,让全球出行“说走就走”和“买全球”“卖全球”逐渐变为现实。

文德华认为,以前资源要素流动及物流的主要方向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如今“一带一路”倡议构建起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全面开放新格局,使成都成为新一轮开放的“前沿高地”。全年经济数据已表明,去年以来,成都的国际门户枢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

对于促进企业发展而言,通过泛欧泛亚全物流体系的全面构建,有利于实现成都企业生产要素和产品输入输出的“提速降费增效”,更好地推动成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制造、跨境电商等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推动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和高水平“引进来”,拓展国内外市场辐射范围,全面推动产业链重构和价值链提升,进一步促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于满足群众生活需求而言,通过多样化、个性化通道和物流服务的提供,有利于满足成都人民群众的出境旅游、商务出行、海外研学等多元化需求,满足对于国外优质肉类、精品水果、特效药品、进口汽车等高品质产品全球同步消费需求,实现全球出行“说走就走”,也让“买全球”变得便捷而高效。

企业声音

力方国际成都公司总经理陈方前:

实践“文化+科技”

打造城市新名片

“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42.77亿元,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城市发展的强劲动力。”昨日,详细浏览了成都2018年“成绩单”的力方国际成都公司总经理陈方前告诉记者,2018年他们集团展馆、文旅、亮化核心业务产值突破20亿元。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园区、文化企业、文化品牌等成为评估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对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具有多维价值。“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文创中心,成都显然很早就意识到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陈方前介绍,在过去一年,力方以文化为灵魂,视觉科技为法,在传统的景区里创造新的活力,重点在文旅项目上为政府考虑新商业模式。

陈方前告诉记者,这一年从产品研发到场景应用、从项目到城市名片智造、从规划设计开始阶段嫁接运营思维,以城市公园、主题乐园、文旅景区、光影夜游、历史街区为核心竞争力,提供创意策划、规划设计等综合性全方位文化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力方在成都积极实践“文化+科技”,打造城市新名片,希望让城市文化有生命力穿透力可视觉化。

本报记者 杨富 孟浩

新闻推荐

致敬身后的坚守英雄 海尔广西分公司开展边防公益行

“爸爸妈妈,今年过年我不回家了,春节期间我们任务重,请你们理解我,也请你们注意身体,不要太操劳,祝你们新年快乐!”近日,广西凭祥...

凭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凭祥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