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勇士战“雷魔” ——直击中越边境广西段扫雷

广西日报 2018-05-19 07:21 大字

本报记者李贤通讯员关磊

凌晨5时,一声清脆的起床哨打破了清晨的寂静,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东线扫雷队在未褪去的夜色中开始了新一天的排雷作业。

路越艰难越有力量

位于中越1139号界碑附近的015号雷场,炸药运输车开不进去,需要人工搬运,搬运途中最艰难的是攀爬一段接近60度的陡坡。

搜排手杨兴健体重才60公斤,他扛着三箱共82.5公斤重的炸药一步一步往上走。杨兴健惊人的毅力激起了战友的拼劲儿,在互相加油打气的鼓励声中,大家加快了向上的步伐。

“一趟腿发软,两趟大喘气,三趟如平地。”爆破手周天海一边扛着炸药卖力地往山上爬,一边反复念叨着他们自己总结的顺口溜。每天搬运炸药,时间长了扫雷官兵渐渐发现了这个规律,第一趟刚起步,搬运一箱炸药都会略显吃力,有时还会因为不熟悉路况而踉跄几下,但是第二趟就从容了很多,虽然也会大喘气,但是脚步已经渐趋平稳。等到了第三趟,已经适应强度的他们感觉如履平地,并且还会逐步给自己加上一箱或者两箱。他们说就像跑5公里过了极点,三趟过后轻松了很多。如今,扫雷行动持续4个多月,官兵们需要适应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有时只要炸药上了肩,双腿就有了力量,无论是绝壁攀岩,还是陡坡攀登,他们都会越战越勇,因为路越艰难,越能激发他们骨子里的拼劲儿。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雷场陷阱步步惊心

018号雷场位于凭祥市弄怀边贸点附近,雷场怪石林立,大部分是坡度近70度的绝壁。为了加快爆破进度,把对贸易点正常贸易的影响降到最低,扫雷官兵穿着厚重的搜爆服一边搜排一边砍树、清草,在绝壁上开辟出了数条宝贵的安全通道。

在绝壁上搜排时,搜排手黄翔添忽然脚下一滑,幸亏跟在后面负责保障的邱文海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才避免他跌下二十多米的断崖。虽步步惊心,但官兵们排除万难,仅用4天就清除了1.5万平方米的雷场并交付当地政府。

位于中越1097号界碑附近的019号雷场是新一轮扫雷行动启动以来搜排出地雷等爆炸物最多的雷场,但是除了密集的地雷,战争遗留的陷阱也让人印象深刻。

雷场有一处全是杂草的地方,不需爆破就能搜排,按理说应该比较“安全”,但地下突然传来的羊叫声让搜排手邢志明顿时警觉。他小心翼翼拨开草丛一看,惊出了一身冷汗:在他前方不到1米的地方是一处深度近10米的陷阱,陷阱被四周长起的杂草盖了起来。山羊“报警”有功,扫雷官兵合力将它救了出来,还给附近边民。

“淘气”地雷危险丛生

“报告,发现像个轮子的不明金属物。”听到搜排手董柏宏一本正经的报告,旁边的搜排手忍不住调侃道:“看把你紧张的,一个轮子也要报告。”但是队长王京还是认真排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轮子”里面发现了一枚雷管,并且“轮子”四周还有厚厚的炸药。经过查阅资料,原来是一枚M44型防步兵地雷,大家为董柏宏的小心谨慎点了个赞。

搜排手肖双飞也有类似经历。一个像饭碗一样的东西倒扣在地上,肖双飞本想把它直接翻过来看看是什么东西,但探雷器发出的报警声让他放弃了这个念头。经检查后,发现竟是一枚PPM-2型防步兵地雷。

危险无处不在。搜排组在巡逻路休息的时候,搜排手李志楠把探雷器随手往旁边一放,听到了一声异响。距离巡逻路这么近,大家都认为肯定不是地雷,但李志楠不敢大意,按照操作规程挖了起来,结果一枚58式防步兵地雷露出了地面。由此,大家的警惕意识进一步提高:雷场没有绝对安全,一丝一毫不能马虎。

没有地雷也“烦恼”

在扫雷官兵的眼中,地雷是象征荣誉的战利品。当别人接二连三发现地雷的时候,搜排手杨兴健搜排的地方却多是战争遗留的三角钉,为此他懊恼不已,嚷着要跟别人换区域。班长邢志明对他说:“为了确保搜排过的土地都安全,只要是金属,我们都要把它搜排出来,这同样是收获。”

听了班长的话,杨兴健又默默地回到了原位置进行搜排。看着自己搜排出的半麻袋三角钉,杨兴健一脸自豪:“我搜排过的地方,光着脚走都是安全的。”

扫雷办公室主任黄泰峰也有些担心:边境遗留雷场有的地雷多,有的地雷少,有的搜排手可能几天都遇不到一枚地雷,就怕官兵长时间没有遇到地雷而慢慢放松警惕,这样反而更危险。

在一次交流会上,杨兴健把班长的话分享给了扫雷队战友,他的经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024号雷场上的一片区域,搜排组经过近一天的搜排颗粒无收,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规范的操作,结果在最后十余平方米的土地上,一口气发现了5枚地雷。官兵们的表现也让黄泰峰的担忧慢慢解除了。

新闻推荐

深耕跨境金融 厚植发展优势

伍雪妙阅读提要中国银行以建设成为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为发展目标,入桂服务八十载以来,始终把发展根植于八桂大地,遵循“与政...

凭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凭祥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