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宁明县濑江屯发展乡村旅游走笔

广西日报 2019-03-26 07:36 大字

本报记者周政光通讯员陆铁山

花山脚下,宁明县城中镇耀达村濑江屯游人如织。村民们开办农家乐,制作出售旅游工艺品,把老房子改成民宿,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是3月20日,记者在濑江屯乡村旅游示范区看到的情景。

近年来,宁明县借助世界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品牌名片,把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作为改善和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容环境、带动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渠道。目前,该县共建成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18个,带动贫困群众1200户。濑江屯乡村旅游示范区就是其中的代表。

走进濑江屯,入目皆是美景,周围青山环绕、奇峰罗列,美丽的明江河徜徉而过;村里有百年古庙、参天古榕、碧绿荷塘,还有古朴的民居;屋前屋后绿树环绕、绿叶为篱,让人感受到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

几年前,濑江屯还是一个封闭贫穷的小山村,70多户村民当中有49户是贫困户。2016年左江花山岩画成功申遗后,宁明县将濑江屯列入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

“我在花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从事导游工作,每天接待游客两到三拔,每个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我还把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提供给游客住宿。”村民岑雪琴以前以种甘蔗为生,自己都没想到能当上一名导游。

在耀达村,像岑雪琴这样在景区从事旅游产业的贫困户多达600人,每年人均收入达8000多元。

在县城经商的个体户黄小茵看到商机,组织成立岜莱贝侬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带动当地100多户贫困户加入,先后开发了红糖、糖波酒、淮山酒、辣木酒、辣木茶、花山工艺品等一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年销售红糖1万公斤、糖波酒1.7万斤,产值达20万元以上;入社贫困户每户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

如今,濑江屯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该屯组建了巴莱呗侬、广亿、谷垅等3个专业合作社,开发文化旅游特色产品30多种,辐射带动当地群众2000多人;组建了花山战鼓队、铜鼓队、山歌迎宾队、仙琴队等4支乡村文艺表演队伍,统一在景区表演,参与表演的群众每人年增收2400元。目前,屯里建有传统手工红糖作坊、村史馆、越人歌酒吧、“濑江人家”农家乐等,游客不但能欣赏到传统的壮族山歌、花山战鼓、铜鼓、仙琴弹唱等民俗表演,还能参与土法红糖、糖波酒和舂糍粑等特色产品制作流程,体验到独特的花山民风民俗。

新闻推荐

宁明警方在巡逻中查获235只重点保护野生鸟类

□通讯员蔡铮2月21日,崇左边境管理支队宁明县大队爱店边境派出所民警在边境治安巡逻中查获235只活体重点保护野生...

宁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