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拼“颜值”,更要论“本色”,借世界遗产开发文化旅游―― 宁明:以“花山牌”留住“花山味”

左江日报 2018-05-15 11:03 大字

□本报记者农彩云蒋欣攸

时值初夏,宁明县珠连村岜荷屯一片空旷的土地上,一派忙碌的施工景象。不久的将来,以花山岩画和明江两岸为背景,融入现代声、光、电等高科技展示手段的大型实景演出将在这里呈现。

自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后,宁明县不断深挖花山文化内涵,开发出一批旅游精品项目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纪念意义的旅游纪念品,打造花山文化旅游品牌步伐加快。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总人数为302.18万人次,同比增长50.77%;实现旅游总消费35.89亿元,同比增长61.16%。前往花山旅游的游客比花山申遗成功前翻了数番。

从县城出发前往花山核心景区,循着红糖香,途径桑葚采摘园,左江花山音画夜游和大型实景演出项目,研发花山手工艺品的耀达村岜莱贝侬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古树古庙古码头”的濑江屯……一路有美景可赏,美食可品,还能体验当地的民俗,花山风情浓郁的旅游线路浮出水面。

品牌引领,精品带动,世界遗产“活”了

宁明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这种神秘源自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第一遗产区――黄色峭壁上的赭红线条幻化出远古的生活生产场景,连带着周边的事物只要和花山沾上了边就染上了神秘色彩。

这是宁明打造旅游品牌的底色。近年来,宁明县挖掘培育的节庆活动、壮乡山歌、铜鼓表演、花山战鼓表演、仙琴弹唱等艺术表演形式,土法红糖、糖波酒和舂糍粑等特色产品制作流程体验,将远古的习俗生动地展现在游客眼前。

宁明县实施骆越文化“三个复原”工程,在濑江屯村史展示区的基础上,对古村寨进行复原改造,对民居、习俗、耕作等文化实施复原,展示传统渔猎、古法制糖、酿酒工艺、民族服饰等传统文化。同时,精心打造花山铜鼓文化,在原有的40面铜鼓、10面岜莱战鼓的基础上,以音乐铜鼓为重点,引进了27面精心设计制作的音乐铜鼓,组织村民组建音乐铜鼓队。

与此同时,花山拳、花山鼓舞、花山壮族山歌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文化精品被编写成教材,每年的“‘三月三\’骆越王节”“骆越根祖祭祀大典”“骆越感恩节”、端午节、国庆黄金周等旅游节庆活动,则向游客再现骆越先祖祭祀等活动场景。

2017年,由左江花山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左江花山音画夜游和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加快推进。两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7000平方米,总投资6.5亿元。左江花山音画夜游和大型实景演出项目由中国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亲自操刀。不久的将来,游客将可乘坐象征壮乡民族大融合的12艘华丽游船夜游观景,在岜荷屯声光电影中了解壮族先民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故事和花山神韵……声、光、影演活了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引来了大型精品项目。

左江花山岩画创建5A级景区列进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浙江颐高集团签约“花山小镇?颐居美丽乡村”项目,东方园林签约边关风情旅游带项目,港中旅签约花山景区项目,周氏兄弟签约花山雕塑公园项目等……每一个景点都将独一无二,宁明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旅游业态得到快速发展。

依托文化,提升品质,游客带走“世界遗产”

沿着这条声、光、影交错的旅游线路前行,一路上,不小心被琳琅满目的旅游文创产品迷了眼。花山石雕、花山刺绣、花山竹编、花山茶具出现在了合作社展示架上,花山淮山酒、花山萝卜……精心打造的土特产摆上了游客服务中心的货架,村民们的摊位上最常见的要属糖波酒和红糖。  

村民们对土红糖进行了包装。手工红糖不仅"穿"上了罐子"外套","心"里还"装"进了玫瑰、茉莉花、生姜等"馅"。精致、便于携带的红糖成为游客们喜爱的手信。

耀达村岜莱贝侬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印有花山岩画图案的创意茶具、抱枕、蜡染制品等精美的工艺品让人耳目一新。花山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融合,成为了热销货。合作社利用公司的销售平台,通过"互联网+"模式把土特产和工艺品远销国内外。围绕旅游"吃、厕、住、行、游、购、娱"等基本要素和薄弱环节,以旅游日用品、传统工艺品和地方土特产为主体的具有花山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体系逐步形成。

据了解,2017年,仅是濑江乡村旅游区,就年销售红糖2万斤、糖波酒1.7万斤以上,产值达20万元以上,还带动发展花山石雕、花山刺绣、花山竹编、花山茶具、花山淮山酒、花山萝卜等30多种土特产。来花山的游客有看头、有玩头、有吃头、还有买头。

发展生产,世界遗产让群众吃上"旅游饭"

花山脚下的村屯发生了变化,一改以往闭塞的村庄形象。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宁明县已有A级景区5家、星级酒店8家、星级乡村旅游区5家、星级农家乐13家。花山田园和濑江乡村旅游区获评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民族山寨获评三星级饭店,花山明珠和爱店获评三星级乡村旅游区,莲姐农庄、忠宁农庄、全通山庄、亿山花海、福苑农庄、那么快乐等获评三星级农家乐,木洲和派阳山汽车营地获评二星级……

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区成为群众"家门口"就业,实现脱贫增收的载体。

"2017年攀龙山庄客流量比2016年增加了近一倍,村民在这里工作每个月能有2000元收入。"攀龙山庄里总经理李权清说。

村民通过简单培训后,在耀达村岜莱贝侬农民专业合作社制作手工工艺品,每完成一件还可获得10元左右的收入。

村民还依托花山岩画,在核心景区附近建起了桑葚采摘园,成为这个春季游客喜爱的游玩之处。组建的花山战鼓队、铜鼓队、山歌迎宾队、仙琴队等4支乡村文艺表演队伍,统一在景区向游客进行表演,使当地5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每人年均增收2400元。

据统计,2017年宁明县通过旅游产业间接带动8500名贫困人口脱贫

新闻推荐

市检察院在宁明召开监督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专项活动动员部署会

宁明讯5月3日,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潘小玉,市检察院调研员李杏生及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监所检察科科长陈少莲到宁明县看守所,召开监督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专项活动动员部署会。会上,宁明县看守所汇...

宁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