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返乡办厂惠乡亲

广西日报 2021-10-14 09:49 大字

本报记者陈明桂通讯员陆华勇王海玫

“参加两次展销会,我们的茶叶很受欢迎,给我很大鼓励。”作为崇左市江州区小明山茶厂的“掌门人”,周雪婷最近很开心。

今年年初,28岁的大学生周雪婷辞去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江州区那隆镇那内村创办茶厂,凭借新理念、新技术、茶叶新口感,产品很快打开市场,又带动周边茶农抱团发展。

在位于那隆镇的小明山脉中,有许多野生茶树,但当地没有茶叶加工企业,村民只好将茶叶拉到外地贱卖。他们也尝试用土法加工,但由于条件简陋,茶叶质量不好,无法卖出好价钱。

周雪婷从小看着父母采摘茶叶,对家乡的山水饱含着特殊感情,所以她想开办茶厂回馈家乡。

经过一番考察,并深入梧州、贺州茶厂学习后,周雪婷多方筹资30多万元,在那内村创办一家占地面积900平方米的茶厂,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

小明山茶厂收购周边农户的茶叶鲜叶,解决他们的销售问题,同时也解决一些群众的就业问题。“大山里到处都是野生树茶,每天一个人能挣300元左右,挺不错。”村民李建军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生产车间多台茶叶加工机器隆隆作响,周雪婷站在机器前,不时查看茶叶制作情况。野生树茶叶经过杀青、烘干、炮制、整形、包装等工序后,成为一罐罐具有当地特色的茶叶,山上野生茶树也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黄金叶”。

在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周雪婷感觉只有创新产品、工艺和营销手段,强化产品的差异化、个性化,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保证茶叶生产加工质量,她也注重研发新产品,“主要以白茶、绿茶和六堡茶为主,既有老百姓的日常饮茶,也有礼盒包装。”

为了让优质好茶与市场接轨,她带着自家茶叶走遍广西多个市场,一步步积累客源,打开市场。

为了传承茶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茶、爱上茶,周雪婷还经常在茶厂内举办相关的公益讲座或培训,教大家如何泡茶、品茶、懂茶。

“今年小明山茶厂总产量能达到600公斤,收入能达30万元左右,可带动全村农户每户增收5000元到1万元。”周雪婷说,下一步,将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引进先进实用设备,努力提高产品品质,增强核心竞争力,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群众增收。

新闻推荐

2、3版中缝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

理文崇左总部经济全产业链基地项目位于广西崇左市中泰产业园内,项目拟建设年产154万吨浆纸,包括化学浆30万吨,化机浆40万吨,...

崇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左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