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变金虫 飞蝗促腾达

广西日报 2020-12-09 13:42 大字

本报记者莫迪通讯员陆华勇

初冬,走进梁和珍的“致富”大棚,拇指粗的蝗虫(俗称“蚂蚱”)四处蹦跶、漫天飞舞。

梁和珍是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板兰村村民,致富不走寻常路,养蝗虫年收入3万元。

据介绍,蚂蚱含有丰富的甲壳素,有暖胃健脾等功效,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还可以入药。“既然有市场,我们为什么不能养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梁和珍获得了“蚂蚱养殖效益不错”的信息。通过深入了解,她发现这是一个投资小、见效快、用工少、收益高的“短、平、快”项目。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天气,蚂蚱饲养方法不同。”梁和珍告诉记者,江州区的气候早晚温差较大且雨季时雨水较多,适合蚂蚱生长。养殖蚂蚱最主要是控制好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蚂蚱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从孵化到成熟一般需要50天,1年可以养4—5茬,每个大棚产量在500多公斤,每个棚收益8000元左右。

去年,梁和珍养蚂蚱挣了3万多元。“今年第5茬蚂蚱即将收获,已经有商家预定了。大棚养殖蚂蚱,不占用农忙时间,不耽误干活,基本都是利用空闲时间来养殖。”说起效益,梁和珍脸上挂满了笑容。

据了解,养蚂蚱在防护方面必须设置专门的安全网,然后在大棚外围好护栏,双层保护加强基地管理,既能防止蚂蚱飞出,不造成蝗害;还能防止飞鸟啄食蚂蚱。

小蚂蚱不仅成了梁和珍的致富利器,也促使周边部分农户萌发跟着养殖的想法。“下一步,我们将加大产业投入力度,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带动贫困群众、外出务工人员参与其中,逐步把蚂蚱特色养殖产业做大做强。”板兰村第一书记罗进生说。

新闻推荐

广西铁投集团获批40亿元私募公司债券

本报南宁讯(记者/吴丽萍通讯员/李晓文)近日,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函复,广西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批40亿元优化监管私募公司债券...

崇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左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