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区:“田秀才”成乡村振兴生力军

广西日报 2019-11-29 07:13 大字

本报崇左讯(记者/莫迪通讯员/陆华勇黄航星)“来,你们按照这个‘心’字造型,把砖块垒起来。”日前,崇左市江州区江州镇板备村岜牟屯,第一书记黄少伟正在指导当地群众建“微花园”。这时,电话响起,30多公里外的新和镇卜花村卜花屯群众请求他帮忙,“好的,我马上出发。”黄少伟擦了把汗水,就赶赴新征程。

当前,江州区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像拥有建筑专业出身的黄少伟一样,该区百余名“田秀才”也深受群众欢迎。

该区按照生产经营类、技能带动类、社会服务类等不同类型对乡村人才进行分类,把146名致富能人、种植能手、养殖能手、民间艺人、经营人才、能工巧匠等,纳入乡村人才信息库。

该区通过政策上倾斜、技术上指导、资金上扶持等举措,鼓励和引导乡村人才发挥自身特长,带头发展种植养殖和休闲观光等产业,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崇左市三亩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由那隆镇群黎村群黎屯黄民学、黄明华、陆天兵三名青年创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包装、推销家乡红砂糖、青枣、龙眼干、水稻、黄豆、绿豆等农副产品,利用电商等网络平台销售到全国,使群黎村优质农产品“走出去”。

江州区通过乡贤理事会组织领导和党员带动,成立专业合作社,发挥人才的示范辐射作用,吸引和挖掘更多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乡村人才回乡创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村新型产业,提升村民投入到建设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那隆镇李海潮、黄信宏、蔡永胜3名党员带头成立了那光村青年返乡创业示范区,采取“党员+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农户(贫困户)”的党群产业联盟发展模式,汇集一批回乡的种养能手、技术能人和管理能人等,引导周边群众发展果蔬种植,吸引带动周边村屯青年返乡创业。目前,该示范区果蔬种植面积1080亩,培育各类果苗55万株。

此外,该区充分挖掘本土人力资源优势,通过组织领导、规范管理、选拔培育等方式进一步将人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优先聘用本地工匠和泥瓦匠等建筑能人。

江州镇着力在年轻致富能手群体上下功夫,培养一批外出务工、甘蔗种植、酸菜、养蜂等产业的致富能手。该镇保安村叫豆屯养蜂大户陆海光通过技术指导,带动周边40多户群众养殖中华蜂300多箱,年增加收入50多万元,户均收入1万多元。

新闻推荐

新和镇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回收处置工作

江州讯自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开展以来,江州区新和镇共组织117户贫困户通过小额信贷发展生产,有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助力贫困...

崇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左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