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绘就家乡美好画卷

左江日报 2019-04-13 08:48 大字

□岑华蓉陆天福

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活动以来,江州区突出群众主体作用、乡土乡愁特色,发挥党员骨干队伍、撬动资金杠杆作用等举措,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涌现出了江州镇保安村、左州镇那坎村、新和镇那颜村等典型村屯。特别是江州镇保安村叫豆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行动的做法得到了自治区、崇左市等上级领导的肯定。

江州区注重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尊重民意和群众首创精神,发动村民投工投劳,让群众真正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组织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切实改变过去那种干部干、群众看的做法。通过开展竞争奖补活动调动群众积极性。在开展“四个好”宜居村庄活动的基础上,江州区投入1000万元开展竞争奖补,开展星级文明户、“七个好”家庭等美丽乡村评选活动,以激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荣誉感;以涉农项目带动和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发挥村民理事会和村规民约的作用。特别是在新和镇黑水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过程,村民理事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开展示范带征拆工作以来,新和镇共拆除乱搭乱盖、废弃建筑592间,拆除围墙2157米,有力地推动新和黑水河流域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活动中,江州区突出乡土乡愁特色,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努力做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实现小投入大效益。在建筑使用建材上,选取竹子、土砖、土瓦、石头等当地的物料,尽量少用不锈钢、大理石等现代城市元素。在设计上,不搞形式主义的盆景,不追求高大上的人造景观,坚持经济实用、宜业宜居。注重保留一些老建筑、老物件,加以合理利用,有时村民习以为常看不上的东西,也许就是别人眼里的诗和远方。特别是示范带建设中,拆房中发现的老物件都统一收集,集中保管,用于后期建设。为了把乡土的理念灌输给乡镇、村屯,组织工作组收集了相关的资料,由江州区乡村办组织人员通过两个多月的时间,编制撰写《江州区“美丽江州”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篇》工作指南,并通过QQ群、邮件发给各单位。

在工作中,江州区注意发挥党员骨干队伍作用,压实各级责任,对工作不力的进行批评、问责;全力调动驻村工作队的积极性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同时,坚持每月在乡村建设工作简报上对一至两个做得好村屯或个人进行宣传报道;组建本地专家团队,到落后的村屯开展乡村风貌提升指导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整体发展。

江州区还通过政府投入、群众自筹、社会捐赠等共筹集资金1120多万元开展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出台涉农资金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通过搭建涉农资金整合平台,建立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集中安排、科学投放、重点扶持、高效使用的运行管理方式,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总体要求,统筹项目和资金安排,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资金杠杆撬动作用。

新闻推荐

2018年水运建设市场 督查发现 部分市场从业单位履约情况较差

本报北京4月10日电(记者杜鑫)部分省份市场督查工作不到位、部分省份基本建设程序不规范、部分市场从业单位履约情况较差、...

崇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左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