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奖补 乡村建设变火热

广西日报 2019-02-03 07:18 大字

扫一扫,看新春走基层客户端专题

本报记者骆万丽通讯员陈飞燕

“这还是我们村吗?都不敢认了。”广西民族大学大一学生陆海威寒假回到家乡崇左市江州区保安村叫豆屯,一到村口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半年前的垃圾柴火堆,如今摇身变成了乡土味浓郁的景观小品;从前垃圾乱扔、污水横流的村子,如今干干净净整洁有序。

“其实,去年9月之前,我们屯还不是这样。才半年不到,屯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屯支部书记庞世玲告诉记者,“最重要的是我们才花了不到10万块钱,就有这样的效果。”

小投入、大变化,这是如何发生的呢?

“我们的村民,男女老少,全员参与到建设中,不用请工程队,省下了一大笔费用。”三十多岁的女支书庞世玲,发挥了女性细心的特点,用手机拍下村民参与村屯建设的场面,照片晒出来,贴在村里的公告栏里。照片中,头发花白的阿婆背着孙子来帮扫地,十来岁的小学生帮提水;下雨天,大家穿着雨衣挖沟渠,晚上,村民打着手电筒装水管。

农历新年将至,几十公里外的那达屯,七八个村民在屯长蒙荣华的带领下,正打着手电操起机器,切割、打钉,在夜色中赶着给制度墙做雨篷和装饰框。“现在正是甘蔗收割的季节,村民们都是白天砍甘蔗,晚上加班搞建设。”

前几天晚上,村民围绕着村里的大榕树,用当地产的竹子为原料,修建了栈道、门楼,挂上红灯笼,喜庆又美观。“快过年了,加班把村里搞好一点,让打工回来的人看到屯里的变化。”蒙荣华说。

为什么屯里的村民建设热情这么高?

崇左市乡村办副主任龙志锋见证了千百个村屯的变化,“关键要有好的制度,把村民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热情激发出来。”

去年以来,崇左市开展“四个好”宜居村庄达标村竞争奖补活动,全年创建100个宜居村庄达标村,为全市846个行政村6000多个自然屯定标提档。

崇左是老少边穷地区,搞乡村建设不可能大笔投入,“我们的办法就是搞竞争奖补,把资金和项目落到积极性高的村屯。谁愿意建设,我们就支持谁。”据龙志锋介绍,2018年,崇左市财政拿出1000万元,对100个达标村进行奖励,按数额平均每个村10万元。“过去我们搞乡村建设是平均主义,这次创建活动,分两次奖补,首次验收合格给5万元,半年后再次验收,合格的再给5万元,不合格的不给,还要倒扣分,这可以让村民保持干净整洁的习惯。”

区县也有一套竞争奖补的办法。江州区对区内的村屯根据户数多少给予几千元到一万元不等的启动资金,由乡镇政府采购等额的物料,比如水泥、砂浆等,给到村屯,村民投工投劳开展清洁和建设,创建达标的再给予5万元奖励。

竞争机制之下,基层干部作风也在转变。排名太靠后,干部脸红,村民也觉得没面子,倒逼基层干部必须有作为。保安村14个村屯,近半年就换了6个屯长,有平庸者自动辞职的,也有被村民炮轰“下台”的。

新闻推荐

崇左市开展流动摊贩专项整治行动

本报崇左讯(记者刘华恋)为切实解决城区流动摊贩堵塞交通、影响市容环境等突出问题,近段时间,市住房城乡建设委、食品药品监管...

崇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左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