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榄角的味道

左江日报 2018-10-10 10:19 大字

□黄立宁

南疆的深秋时节,气候宜人,心情惬意。走进崇左市江州区江南农贸市场,一摊摊制作完工、色泽诱人的黑榄(当地人称榄角)散发出的清香无不令人唾涎欲滴。看见大叔、大妈们带着满意的笑容拎着一袋袋榄角回家,这一幕勾起了我对当年知青生活的回忆。

当年,我插队的地方是一个叫保爱的村庄。当年刚到保爱的村口,就见一棵树干笔直、树冠宽大、树叶茂盛的大树。16岁的我一直在县城里生活,从未见过两个人抱才能合拢的大树,我一下子就被树的挺拔和茂盛所震撼。房东阿哥告诉我说,这叫榄角树,适应性强,生长在丘陵山地,路旁河边都能种植。那一棵榄角树不知是有人种植还是自然生长,应该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据我了解,黑榄果富含维生素c和钙,100克橄榄青果肉含钙高达204mg,对儿童骨骼发育大有好处。还有助消化、生津止渴、消喉炎、治骨鲠等功效。其根可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淡平,有舒筋活络,祛风祛湿功能。用于治疗风湿腰腿痛,手足麻木。榄叶性味微苦、微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感冒,上呼吸道炎,肺炎,多发性疖肿的作用。

在农村插队的日子里,榄角是知青和社员们的美味食品。每年春季,榄角树开出黄白色的花。花瓣凋谢后,树上就渐渐地挂果,果实为青绿色。秋天,果实成熟,变为黑色。每当刮风下雨,就有许多榄角掉落,路过的知青、社员就会弯下腰来捡果带回家。

村头的榄角树每一年都能收五百多公斤的榄角。榄角树又高又粗不易攀爬,到了采收榄角的日子,生产队队长就精心挑选几位身材矫健的男社员攀爬上去,用钩把榄角钩下来,然后按劳动力分配给各户。大多数社员把分到的榄角制成干榄角和湿榄角。干榄角和湿榄角的做法相差不大。只是在于控制水温。做干榄角要将黑榄泡在约50度水温,让黑榄在热水中浸泡,待榄肉变软,便把榄果捞起,去核,再用线把它分成两半,用盐腌制,然后晾干就形成美味可口的干榄角。做湿榄角要将水加热到100度,再将黑榄泡在水里,待榄肉变脆,才把榄果捞起,然后用刀把它分成两半,再将其放到瓶罐中加盐和少许白酒腌制,待数周后芳香美味的湿榄角便大功告成。

我东家父亲制作的榄角又略有不同。他先把新鲜榄角洗干净,等到榄角表面水滴干后,就加盐、生抽和糖拌均匀。那时他一边做,一边告诉我,如果怕太咸,可以加一点凉开水,糖则根据个人口味添加。他告诫,千万不要沾到油,不然榄角发霉就不能吃了。他把榄角装入瓦罐子里密封好。半个月后,他开启瓦罐盖子,捧上餐桌,成一家人的美味佳肴。东家阿爸告诉我说,榄角核也是宝,晒干后敲开,里面的核仁可以吃,很香。

我插队的生产队生活在当时算是中等水平。我每一天的工分值也就是3角钱,够买3两猪肉。没有钱买荤菜,榄角这一种不用花钱来买的食品,自然就成为大家一年四季佐餐的重要食品。那时,每天清晨,各家都煮一锅白米粥,取出制好的榄角,加入切好的姜丝,在锅里蒸热出锅。在清静的乡间,坐在饭桌旁,边吃榄角边喝粥,一块榄角几口粥,味蕾在瞬间得到了美妙的满足。

改革开放40年了,榄角在人们生活中吃法不断翻新,其中就有“榄角蒸五花肉”等菜谱。榄角已经成为崇左特色风味的小吃之一。

细细品着榄角的味道,我总忘不了多年前的往事,一种甜蜜的感觉溢满心间。

新闻推荐

崇左市开展环境执法比武活动

崇左讯为提高环境执法人员执法水平,在推进《环境保护法》四个配套办法的使用,为崇左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环境执法保障...

崇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左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