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区推出“金融+”服务助力经济提质增效

左江日报 2018-03-31 15:58 大字

江州讯近年来,江州区金融改革逐渐进入“试水”阶段,通过融资平台公司向银行融资、转贷,争取地方政府债券,不断推出“金融+”服务,打开了资金来源渠道,极大缓解了本级财力不足问题,为江州区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工作注入活力,效果显著。

2017年,江州区共争取到融资资金36624.81万元,其中国家专项建设基金4003.92万元,地方政府债券4227.25万元,银行贷款24893.64万元;在金融投资驱动下,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193.62亿元,同比增长10.4%。

落实金融+企业发展,开创融资担保服务平台,破解企业融资担保难题。去年以来,江州区竭力优化营商环境,面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注资1000万元入股崇左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与11家银行签订了“4321”政银担合作协议,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各项制度,具备了为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的职能。有了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平台,江州区龙头企业也纷纷表示出融资发展意愿,投资活力不断显现。目前,该区已有1家公司正在通过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平台办理融资担保业务。

落实金融+项目建设,备足项目建设刚需“干粮”,解决“项目等资金”问题。近年来,江州区不断在服务项目发展上下功夫,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资金、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充实项目资金,2017年融资到的3.6亿元主要用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主攻脱贫攻坚方向;中越边境产业园区争取亚洲开发银行贷款4270万美元已完成签约谈判,正在办理政府采购工作。2018年,江州区计划融资项目10个,融资资金达20.8亿元,项目涉及到棚户区改造、医疗、教育、国有林场储备林抚育、产业园建设等各个领域项目,助推江州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同时,江州区大力激发社会资本投入活力,近两年来,大胆试点,引进PPP模式发展公共服务项目,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公共服务结构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着力补齐公共服务项目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目前,江州区已将江州、板利、罗白污水处理厂、江州区人民医院、新和特色小镇三个项目纳入PPP项目库,其中新和特色小镇列入长远规划,长效推进;江州区人民医院项目已进入存量资产评估阶段,并已有意向投资资本方。

落实金融+脱贫攻坚,放大财政杠杆作用,实现农业农村普惠金融。近年来,江州区不断出台和完善民生信贷政策,如扶贫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农民工创业贷款贴息政策、妇女小额信贷政策等,利用财政贴息来引导,放大杠杆,为弱势群体争取更大的金融利益。如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以1:10的比例设立风险补偿金并进行财政贴息,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助力脱贫攻坚。2017年,江州区共发放小额扶贫信贷资金1.18亿元,财政贴息补助489.35万元;设立农民工创业担保基金356万元,给予财政贴息50万元;发放农民工创业贷款1591.64万元。同时,加强与上级金融办、农商行等有关机构的对接,在各村委设立“三农金融服务室”,帮助农村群众了解金融知识,快速办理金融业务。目前,江州区已实现“三农金融服务室”全覆盖,农村金融“四级联创”普惠金融机制初步建立。

落实金融+安全保障,强化金融知识宣传,杜绝非法集资。江州区在加大金融投资力度的同时,也关注金融形势,严打整治非法集资金融市场乱象,通过电子视频、文艺表演、广场宣传等方式加大对非法集资违法行为的宣传,接受群众对非法集资行为活动的监督和举报,并强化核实、取缔力度,确保点状风险不扩散。(黄马丹)

新闻推荐

石景林街道七天完成江州高中征地工作

江州讯连日来,江州区石景林街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利用七天时间圆满完成江州高中300亩征地工作。该街道把江州高中征地工作作为石景林街道第一季度的首要任务、头等大事、一号工作来抓,主要领导亲...

崇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左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