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边境工业振兴大梁 探访龙州新翔生态铝业项目

广西日报 2021-11-25 06:56 大字

新翔生态铝业现代化智能生产厂区。 控制指挥中心实时监控各条生产线设备运行情况。 工作人员在监控生产情况。 扫一扫,关注龙州新翔生态铝业更多内容

本报记者陈明桂通讯员农基椿农昕新文/图

11月17日,记者走进龙州县新翔生态铝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高耸的厂房里传来阵阵轰鸣声。

新翔生态铝业项目占地约3000亩,规划年产氧化铝200万吨,其中一期建设产能100万吨,是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也是崇左市第二产值工业企业。

“这是我们的生产车间,铝土矿在这里,经过高温液化后,就把一些杂质、泥土等分离掉,剩下的矿浆流入加工槽里不断循环,提炼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氢’是水成分,然后通过高温焙烧把水去掉,就变成氧化铝,出来的氧化铝就像盐一样,一粒一粒的。整个过程都是智能化生产,我们的员工只需在控制中心监控就行了,所以刚才你在厂区看不到工人走来走去。”徐振星指着厂区里连成一片的设备,详细讲解生产流程和工艺。

在控制中心,来自河南的张青煜,正在盯着电脑屏幕。“我主要是监控设备的运行,如果发现系统出现什么问题,我们会通知工作人员去现场核实、检修等,保障生产线正常运转。”张青煜说。

“氧化铝生产线现在有420名员工,上下游产业链带动就业超过1100人,大部分都是龙州本地的,有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也有一些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的,因为生产系统专业性比较强,所以对每个员工我们都安排4个月以上的职业培训,让他们成为产业工人,目前公司员工人均工资在4000元以上。”徐振星介绍。

“我主要是监控原料供应设备的运行,每月收入4500元,比自己做生意稳定多了,重要的是在这里还有上升的机会。”何新意是龙州本地人,之前在县城经商,去年12月进入新翔铝业,经过培训后今年5月开始上岗,产业工人这一角色转变,让他看到个人发展的新空间。

龙州是边境县,此前召开的龙州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业振兴、口岸振兴、旅游振兴、城镇振兴“五个振兴”,紧紧围绕生态氧化铝项目建设,把做大工业总量摆在重要位置,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个设备是用来做什么的?”

“这是我们自建的自备电厂,利用氧化铝生产流程中产生的高压蒸汽来推动汽轮机发电,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发电成本在0.22元左右,这样我们整体的用电成本就降下来了。”徐振星道出自备发电的好处。

作为龙州县第一大工业项目,新翔铝业深知自己的定位和担当。

“都说无工不富,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壮大氧化铝循环产业链,不断为乡村振兴、城镇振兴蓄能,推动万企兴万村,让更多群众分享工业经济带来的红利。”徐振星说。

据龙州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何莉莉介绍,今年1—10月,该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30.61亿元,同比增长20.01%。

“我们6月9日正式投产,今年预计产值在8亿元左右,实现当年达产达标、当年盈利的目标。”徐振星告诉记者。

记者来到运输车间,只见一辆辆大货车在排队等待装货。

“你看,装货都是全自动的,我们只需操作机器,就直接把打包好的氧化铝搬到车上。”工作人员说。

“这些氧化铝一天出货2500吨,先运到钦州港,然后经过海运陆运,最后抵达内蒙古。”徐振星在一旁补充说。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与效能发挥,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效益。

徐振星告诉记者,企业之所以选在龙州,主要是考虑到崇左有口岸的优势,从东南亚国家进口矿石通道更便捷。“现在基于疫情防控原因,我们的铝土矿暂时是从澳大利亚进口,海运到防城港,再陆运到龙州。”

远处的车间,仍传来阵阵机器轰隆声,高大的烟囱升腾着白色的水蒸气。记者走出公司大门,看见门外的公路上,排成长龙的货车正整整齐齐地等待进厂。

新闻推荐

龙州 “零工市场”激活务工市场

本报龙州讯(记者/周政光通讯员/黄华江)“通过‘零工市场’,我找到一份开铲车的工作,试用期每月3500元,转正后每月工资将提高...

龙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龙州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