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龙村:甜蜜生活从“蔗”里开始

左江日报 2020-11-19 11:38 大字

□本报记者刘华恋

初冬的龙州,天朗气清。在龙州县上龙乡的水窿果蔗产业(核心)示范区,记者从观景台上放眼望去,看到黑皮果蔗地连片平整,田地间随处可见农户的身影,或收甘蔗、或种甘蔗,一派忙碌的景象。观景台前的空地上,也停满了装黑皮果蔗的车辆。

“今年的黑皮果蔗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因为上市早,目前已差不多收完。”上龙乡上龙村支书陆锦江说,本地的黑皮果蔗从八月中旬开始上市,价格为1.6―1.8元/公斤,目前收尾阶段的价格为1元/公斤左右,主要销往湖南和四川等地。

据了解,龙州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黑皮果蔗,当地的黑皮果蔗要比其它地区的早上市一个半月左右。因为上市早、品相好、味道甜等特点,龙州的黑皮果蔗深受市场青睐。每一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板提前通过电话下单,销路不愁。

黑皮果蔗一直以来都是当地的传统特色产业,也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

“以前我们也种植黑皮果蔗,但都种得不多,大部分都是自产自销。”上龙村水陇屯村民陈伟明告诉记者,过去,村里的土地零散,村民种植果蔗时要到处跑,果蔗成熟后还得自寻销路。

龙州县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将示范区建设与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推行“小块并大块”,并对村与村之间、屯与屯之间的“插花地”进行调整,同时完成了屯级道路、引水渠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经过整合后,农用机械派上了用场,水肥一体化,不但省时省力,还提升了管理精细度。如今,上龙村的黑皮果蔗产量达到了每亩9吨,产值在1.5万元左右。

此外,村里还成立了龙泉黑皮果蔗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品牌销售的“五统一”产业化经营,在产品上保质保量,不断扩大销路。

陈伟明从最初种植的五六亩增加到了当前的14亩,每年可收获果蔗120吨,收入超过15万元。

果蔗间套种玉米、青菜,也是陈伟明这几年增收致富的另一种生产方式。“在果蔗没长起来的时候种上玉米和青菜,等收完玉米和青菜后,果蔗也就长起来了,利用好‘空间差’和‘时间差’,一块土地就有了两份收入,每年至少可增加一万元以上的收入。”陈伟明笑着说。

在果蔗种植过程中,上龙村还涌现出了一批黑皮果蔗职业经纪人,通过果蔗代办业务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上龙村板丰屯的农胜友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2017年,他通过帮助外地老板代购以及帮助群众代销,年收入达七八万元,在当年成功脱贫出列。

“通过发展黑皮甘蔗种植产业,群众实现逐年增收,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据上龙村驻村第一书记闭兴才介绍,2019年,上龙村人均收入达到两万元。

新闻推荐

龙州:“扶贫日”捐款捐物折合420万元

■简讯本报龙州讯10月17日是全国第七个“扶贫日”,也是第二十八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龙州县在该县红八...

龙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龙州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