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只辛勤的“蜜蜂”

左江日报 2020-05-26 08:56 大字

李庆强,龙州县上金乡中山村旧街人,2015年经过精准识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他通过种植甘蔗、蔬菜、水果和外出务工,2017年人均纯收入达8085元,成功脱贫。2019起,李庆强没有再外出务工,留在家里帮助父母,一面打理农务,一面发展蜜蜂养殖,截至目前,蜜蜂养殖已发展到12箱,预计一年仅卖蜂蜜的收入可达13000元左右,成为家里除甘蔗种植外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可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小时候的蜂蜜情怀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小时候的李庆强爱劳动,课余时间帮家里放牛,牛在山上吃草,大山成了李庆强的活动场。除了野果,野蜂蜜是李庆强主要搜寻的目标。刚开始,被蜜蜂蜇得满脸红肿,但野蜂蜜香甜的诱惑使李庆强忘记了被蜂蜇的痛苦。经过多次的尝试和大人的教导,李庆强学会了一些如何摆布野蜜蜂的知识。初中时,李庆强就把一窝野蜜蜂引回家里来养。因没有经验,养殖几个月后,蜂蜜越积越多,满箱了都不知道,导致蜂王被压死在蜂箱里,一窝蜜蜂全飞跑了,只剩下10多斤的蜂蜜。第一次养殖蜜蜂没有取得圆满成功,但也小有收获。为生计赴广东务工

初中毕业后,李庆强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远赴广东务工。也许是与蜜蜂有缘,离李庆强务工不远的地方,有一个蜜蜂养殖场,那里大规模养殖有1000多箱的意大利蜂。李庆强下班后,经常到这个养殖场观察专业人员是如何打理蜜蜂的,并向他们询问养殖技术,还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学习养蜂技术。同时,李庆强在广东务工期间,还了解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蜂蜜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喜爱的生态饮品,好的蜂蜜市场上供不应求。返乡重操养蜂旧业

养殖蜜蜂前景广阔,把其作为发家致富的门路,成为李庆强的一个努力方向。

2018年,李庆强离开广东回家休整。2019年,他在山上陆陆续续找到11窝野蜜蜂,想方设法带回家养殖。因为经验不足,大部分的蜜蜂相继飞走,只剩下了3窝。尝试扩大蜜蜂养殖没有成功,李庆强曾想过放弃养殖,继续赴广东务工,但联系原来的企业,因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还没有复工复产。外出务工不成,使李庆强静下心来,一门心思钻研如何养好蜜蜂,通过不断学习,了解到蜜蜂的“出走”,很大原因是其有新蜂王的产生。李庆强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摸索,渐渐掌握了何时可以取蜜、新蜂王产生如何处理、如何稳住新引来的蜜蜂等养殖关键技术。

如今,李庆强养殖的蜜蜂扩大到了12箱,其中3箱是从原来养殖的蜜蜂中产生的新蜂王分离出来的。蜜蜂养殖相继给李庆强带来了收益,今年已取蜜的有6箱,每箱蜂蜜大约6斤,以每斤100元的价格出售给老顾客。另外几箱,近期也将可以取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李庆强每天就像“蜜蜂”一样辛勤劳作,甘蔗地、果园、菜园、山野是他每天劳作的地方。他每天忙完田里的活就往山里钻,寻找野蜂窝,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谈到下一步计划,李庆强满脸兴奋地说:“我要扩大蜜蜂的养殖,今年力争发展到60箱,还要不断学习养蜂技术,通过奋斗让全家人过上幸福生活。”

新闻推荐

龙州力促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本报龙州讯“我觉得,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衔接点就是产业。”近日,龙州县下冻镇洞埠村村委副支书农华艳说。洞埠村...

龙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