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本报记者罗承品钟文芬
12月12日,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90周年研讨会在龙州县举行。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12月11日在百色市举行的百色起义90周年纪念活动的红七军、红八军亲属代表,又到龙州县参加研讨会并参观红八军军部旧址等,追寻先辈的光辉足迹,感受革命老区的变化。
李明瑞之外孙廖胜年:
弘扬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精神
继承先辈的遗志,珍惜今日幸福,开创美好明天
1930年2月1日,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领导发动了震惊中外的龙州起义,创建了中国红军第八军,成立了左江革命委员会,建立了左江革命根据地,把左江、右江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当时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一块重要革命根据地。
李明瑞的外孙廖胜年,原在自治区政府参事室工作,现已退休。12月12日,他出席了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90周年研讨会。
廖胜年说,外祖父曾是一个国民党高级将领,在中共代表邓小平同志的启发帮助下,转变成为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成为红军名将,献身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在今天很有启发和教育作用,是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廖胜年说,邓小平同志对外祖父的评价很高。尤其是1986年春节期间,邓小平同志到桂林游览漓江时,反复对当时广西的领导说:“你们要多宣传李明瑞,他是一个能艰苦奋斗的人,勇敢,善于指挥,行军、冲锋、打仗总在前。”
除了外祖父的丰功伟绩,还有两件关于外祖父的“小事”让廖胜年印象深刻。一件是,外祖父早年在玉林五属一带参加剿匪、维持地方治安时,一次寒冬回乡,看到同乡的一个老人家没有被褥,在冷风中瑟瑟发抖。李明瑞立马掏出20银元给老人家买被褥和布匹。另一件是,外祖父参加革命后,给外祖母写了一封家书:“我现在不是做官,而是替人民打工。你们以后要独立生活,不要依赖我”。“我现在不是做官,而是替人民打工。”虽然是淡淡的一句话语,却饱含着一位红色将领对人民群众无限的深情。
年逾七旬的廖胜年老人对虎将外祖父的一身铁骨,依然在他接受采访中略带颤抖的言语中感受到敬佩之情。“现在革命老区龙州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四通八达,高楼林立,特别是在2018年龙州县成功脱贫摘帽,老区人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我感到很高兴。”廖胜年说道。
廖胜年对记者说,此次来参加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90周年研讨会,在回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历史的同时,更要弘扬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精神,继承先辈的遗志,珍惜今天的幸福,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俞作豫之外孙女郑宪玲:
不断弘扬敢为先、勇担当、善作为的精神
12月12日,俞作豫之外孙女郑宪玲应邀出席了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90周年研讨会。虽然郑宪玲多次来过龙州县,对龙州县已经很熟悉。但在这样特殊的时间再次造访外祖父革命过的地方,郑宪玲仍非常激动。
“外祖父对党的绝对忠诚、对共产主义的绝对信仰,一直影响着我们家人。”郑宪玲说。
俞作豫,龙州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任红八军军长兼左江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主任,1930年8月18日,因叛徒出卖,俞作豫在深圳被国民党特务逮捕,押至广州。1930年9月6日,俞作豫高呼着“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的口号,在广州黄花岗英勇就义。
"十载英名宜自慰,一腔热血岂徒流",这是年仅29岁的共产党员俞作豫在凶残的敌人面前留下的绝笔诗。为了保守党的秘密,俞作豫慷慨赴死,英年早逝,但他的光辉事迹就像一座永远的丰碑,一直影响着后人。
郑宪玲更是深受影响。郑宪玲1973年中学毕业就到农村插队。15岁的她下地干活挣工分,担任知青队队长。插队三年,郑宪玲和知青队队员不断提升自我价值,把知识转化为生产,为当时插队的村做了三件影响较大的事。"我们为当地村民改善了饮水,给村民们拉上了电灯,还建设了化粪池。三年间,每年都被评为地区先进知青点。"郑宪玲说。
"我们应该弘扬先烈的革命精神,不断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为先、勇担当、善作为。"已经从检察系统退休的郑宪玲谈到外祖父,更多的是赞美外祖父在不断追求党的事业中,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的担当。
新闻推荐
参保群众看病报销不再“来回跑” 龙州“村医记账结算”+“送医送药上门”有特色
本报龙州讯(记者罗承品通讯员农基椿莫敦?恚?12月9日,在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村级卫生室,村医黄干理正在忙着为患病群众诊疗开...
龙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龙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