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捕鸟到护鸟 小山村与鸟共生 拍鸟爱好者带来经济收入,也激发了龙州县逐卜乡弄岗村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

南宁晚报 2018-06-14 07:47 大字

弄岗穗鹛弄岗村陇亨屯村民农伟宏在观鸟点为鸟儿放食

“嘘,别出声,它们来了!”顺着村民农伟宏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多只个头小巧、褐色羽毛的小鸟呼啦啦飞进密林,落在岩石上。霎时,在一处伪装棚后面,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相机快门声。

鸟儿飞临的地方,位于中越边境龙州县逐卜乡弄岗村陇亨屯,临近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群鸟儿的出现,改变了小山村的面貌和村民的生活。

弄岗有穗鹛,更有“鸟儿天堂”

每天清晨,农伟宏及其母亲都会提一桶水,拿着一盒面包虫,朝着自家房屋后的密林处走去。林间有一处高出地面的岩石。“这个地方每天都会有数十种鸟类前来觅食、洗澡。”农伟宏说,“我们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会来这个点投食、换水。”

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热带北缘岩溶森林生态系统典型代表。保护区内群峰嵯峨,喀斯特地貌典型,植被为世界上罕见的保存较为完好的岩溶地区热带季雨林,陆地生物极为丰富。农伟宏家所在的弄岗村陇亨屯位于保护区边缘,生态环境优美,林下鸟儿种类就有好几百种。

2005年开始,广西大学教授周放和他的学生蒋爱伍在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考察过程中,多次观察到一种未见记载的画眉科鸟种。经过与多种同属鸟类比对,他们认定这是一个新鸟种,命名为弄岗穗鹛。后来,周放和蒋爱伍将学术成果发表在鸟类权威期刊《The Auk》上,弄岗穗鹛得到世界鸟类研究界的认可。

在陇亨屯,开始出现背着各种摄影器材的观鸟拍鸟爱好者,他们被当地村民称为“鸟友”。对于“鸟友”们来说,能够亲眼看到珍稀品种,那是一种幸运;能够亲眼看到并拍下来,更是历尽艰辛后的莫大幸福。

“唤醒”弄岗人的护鸟意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弄岗村打鸟、吃鸟风气盛行,弹弓、猎枪、气枪是村民们打鸟的常用工具,几乎家家户户都有。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有关枪支管理法规颁布实施,经过多轮枪支收缴工作,弄岗村打鸟的枪声逐渐消失。但在弄岗,农民群众长期面临的生存发展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过去很多年里,为了解决生计问题,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

现在,慕名前来观鸟拍鸟的人越来越多,需要吃饭、住宿、补给,还需要村民帮忙带路。村民们渐渐发现在家门口增加收入的机会。

一些年轻人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职业:专门为“鸟友”引路。这些人被戏称为“鸟导”。“鸟导”们能够带领“鸟友”更快找到方位发现目标,即便一时找不到,他们中的一些人能用独特的口哨声把鸟儿引过来,供客人观赏拍照。

在不少“鸟导”家里,观鸟服务细分为多种。如为“鸟友”提供接车服务,还能提供观鸟用车、就餐住宿、观鸟向导等。这些服务基本是明码标价,标准一般在每天100~200元。

“这片森林、这些鸟儿就是我们的宝贝”

2014年前后,在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柳州观鸟会的引导和帮助下,弄岗村开始建设弄岗观鸟基地。以护鸟、观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观鸟产业链,蓬勃发展起来。

2017年到弄岗观鸟的人数有8000多人,是2016年的4倍,共带来数百万元的收益。目前,弄岗观鸟基地已辐射到弄岗村5个屯,有专业“鸟导”18人,发现观鸟点20多个,开设农家客栈10多家。当地有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参与“观鸟”服务,单个农户两三个月观鸟旺季,收入能有四五万元。

弄岗观鸟基地如今已成为广西规模最大的观鸟基地。去年2月,龙州县举办为期5天的中国·龙州“秘境弄岗”国际观鸟节,弄岗村知名度进一步提升。通过实施房屋立面改造、改厨改厕、建设排水排污系统管网、修建生态停车场、建设景观文化长廊等,陇亨屯面貌焕然一新。

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努力没有停下脚步。在弄岗村,不少村民过去打鸟、吃鸟,如今渐渐成了爱鸟、护鸟“土专家”。

陇亨屯里,一些村民房屋的外墙上挂着“鸟友”在此拍摄的鸟儿照片,并配有相关文字说明。农伟宏说起这个显得很自豪。“家乡变美了、生活变好了,大家都明白这片森林、这些鸟儿就是我们的宝贝,每一棵树、每一只鸟都要保护好。”

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广西崇左龙州原副县长刘加义受贿贪污逾六百万 获刑十年半

图为宣判现场中新网崇左6月5日消息,广西崇左市中级人民法院5日通报,该院4日下午对原中共崇左市龙州县委副书记(挂任)、副县...

龙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龙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