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金龙镇—— 铺就产业发展“绿色轨道”

绵阳日报 2017-11-29 08:03 大字

□本报记者赵斌

低矮的山丘蜿蜒起伏,植被茂盛。山腰间,两股山泉水,汩汩流淌。山脚下,一口口塘堰,波光潋滟,点缀在农舍与田野间,和谐而美丽。“山泉水,从没干过!”金龙镇泉水村村主任罗通江告诉记者,泉水村因这两股山泉水得名。

今年以来,金龙镇依托泉水村水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绿色水产养殖,不仅成功注册“驼子店”特色农产品商标,还成立了“民康甲鱼养殖”、“泉水乌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并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扩建了养殖基地。目前,仅泉水乌鱼养殖合作社入社社员就达54户,养殖水域面积达200多亩。

“水是天然的,就是要搞绿色养殖,决不允许哪家搞肥水养鱼!”罗通江说,这些年,通过绿色养殖,泉水村的乌鱼打出了品牌,十分畅销,乌鱼苗还远销遂宁、广元等地。

”今年,全镇发展特色水产养殖170余户,水产养殖面积达400余亩,年产值近700万元,计划三年内达到300户,年产值突破1500万元!”随行的金龙镇镇长赵珅介绍说。

在金龙村二组村道旁,今年新栽的150多亩黄金蜜柚子树苗长势喜人。业主刘红告诉记者,这里原是一片摞荒地,通过“一事一议”等政策支持,村上对其进行了复垦并完善了基础设施,再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给他。“我只需带技术和种苗先入场,少了很多环节和麻烦!”刘红说。

今年以来,金龙镇按照“科技领路、样板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蜜柚产业,先后组织村社干部外出考察产业发展,以党员示范、干部带头、大户培育的方式,通过土地流转成片栽植蜜柚550余亩。“我们通过引进大户助推产业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提质增效!”金龙镇党委书记张涛分析说。

该镇还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以水产、生猪、蜜柚、中药材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品牌在全镇遍地开花,极大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金龙镇种植中药材决明子500余亩、灵芝200余亩,水稻制种500亩、花生1600亩、海椒1300亩,优质蔬菜1100亩,新建正大“1100”代养场4栋。今年前三季度,该镇实现农业生产总值1.0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9369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5%和9%。

新闻推荐

金龙镇 推进省级卫生镇创建

本报讯(周洪韦正)今年以来,龙马潭区金龙镇将创建省级卫生镇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全力推进省级卫生镇创建。金龙镇广泛开展卫生知识、健康知识、疾病预防知识宣传普及、健康咨询活动,提升居民健康意识...

龙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