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改水”“改”了渠黎乡村
□本报记者农彩云蒋欣攸杨勇明
芒种,扶绥县渠黎镇农事忙。
车辆沿着蔗区道路,从笃邦村委行至数公里外,穿过甘蔗林、果林、西瓜地,山脚下的低洼处,流转出的土地正"脱胎换骨":钩机在田地里忙碌,连片旱地筑起了田埂,修上了水渠,平整好了机耕道,有了连片规模水田的模样。
那勒片区优质水田齐整规矩、集中连片;阳光下,翠绿的秧苗整齐矗立田间,摇曳生姿;水田之下,暗藏"玄机",刚放进去的鱼苗欢快畅游。
"旱涝保收,想种什么自己做主不看天!"对这片曾经看老天爷脸色定收成的洼地,村民充满了期待。
得益于耕地提质改造(以下简称"旱改水")项目,扶绥2000多亩土地正丢掉"低产"的帽子。
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现代与传统的碰撞,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的植入,正悄悄的改变渠黎农民的生活。
低产土地新用:洼地变水田最大限度发挥生产效益
田埂边,老水渠砌了新水泥;杂草丛生的荒地里,农民们驾驶着农机将土推平整,土地脱掉旧"绿衣"待换"新装";稻田上空,无人机螺旋桨在上空呜呜作响。
连片的水田已初具规模。这里,将成为崇左又一个机械化规模生产水稻的粮食基地。
"旱改水"给予了这片土地"重生"的机会。
渠黎是扶绥县最先开工、完成"旱改水"面积最多的乡镇。第一批"旱改水"项目选在新安、那勒。2019年,那勒、新安片区实施面积共1600亩,新增水田面积1400亩,水稻种下第一年亩产600斤,为崇左推动"旱改水"的实施提供了经验支持。
今年4月,崇左市将"旱改水"项目现场会开到了渠黎,"旱改水"项目优先选取近水源地块、低洼地、低产田、不平整的地等地块进行提质升级。
对这些土地,村民们是"爱恨交加"。
这是三十多年前亲手开荒的土地,村民们难以割舍。
低洼地并非不能种植农作物,丢荒了可惜。年复一年,渠黎镇笃邦村村民吴仁彪在自家11亩土地里种了一拨又一拨甘蔗。可这片洼地却"不争气"。
"收成看天。"吴仁彪说,受地势、天气影响,11亩地收成从来不稳定。相比其它耕地,这11亩地吴仁彪要费更多精力。
渠黎是农业大镇,但位于左江旱片,旱地多,水田少,种植作物单一。
甘蔗生长季节正巧赶上旱季,没有充足水分,会影响甘蔗拔节。可到了雨季雨量过多时,无法及时排涝又烂根。
"年景好时,甘蔗亩产可达6吨,年景不好,收成减半。"吴仁彪说。
而"旱改水"项目能改变这种窘境。"要将渠黎旱改水项目打造成扶绥农业标杆。"渠黎镇党委书记刘权介绍,"旱改水"项目实施是土地的一次转型升级。从农民手中流转出的土地,平整后,建成"管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能机耕"的规模连片水田,耕种、田间管理、收割都可实现机械化劳作,通过对田、水、路综合治理,洼地能排能灌,收成更稳定。
今年,是渠黎实施"旱改水"项目的第三年。
弄平、渠莳、笃邦三个片区开工建设1800亩,渠黎全镇累计完成土地流转面积2939亩。
笃邦村200多户村民流转了300多亩土地。未划入片区的那勒村凤凰屯群众也主动申请实施项目。
"第一年,土壤偏向干性,种植两三年水稻后,土壤的性质会得到改善。"水稻种植根植于稻作民族的记忆中。从崇左大规模发展甘蔗产业至今,甘蔗下田,十多年未种水稻,吴仁彪却依然能随口说出种植水稻流程和生产特性。
"从'看天吃饭'变成了'我做主'。"刘权说,"旱改水"使渠黎百姓不再受限于土地性质,能够自主选择经济作物,最大限度发挥农业生产效益。
人与土地新关系:悄然改变的渠黎农民生活生产方式
本应是农忙时节,渠黎村的农民却"农闲"了。
方兰秀一家都有了稳定的工作。丈夫在村里当保安,儿女外出务工,她则专注于含饴弄孙。
这样的反差源于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打破了乡村和农业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
"农业机械化节省了劳力,省下的时间还能外出务工挣钱。"新的生活方式让方兰秀沉醉其中。
既能坐地收租,又能外出务工。流转土地工作刚开始,方兰秀一点都没含糊,将家中土地全部流转出去。而此前,她正为让谁来帮忙种地而犯愁。
方兰秀家中近20亩土地,其中,8亩低产地被她流转用于"旱改水",仅租金,每年就有2万元。
据她测算,过去种甘蔗,一年亩产3吨,光是砍收甘蔗每人每天就要支付180元工资,余下所剩和流转土地得到的租金差不多。
"我老公和孩子已经农转工。"方兰秀戏称,以前种地要养牛,每养一头牛就要束缚一个劳动力,现在他们都当工人打工去了。
渠黎毗邻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不少村民在园区就近就业,当了工人。进了城,原本赖以生存的土地却成了牵绊,要么丢荒要么请人帮种。
"'旱改水'解决了土地丢荒问题,农民不用城里乡下两头跑,减轻了压力。"刘权说,机械化、规模化种植能够恰到好处地平衡外出务工与种地之间的矛盾关系。
外出务工的农民不再被家中的土地束缚,企业成为连接农民与土地的新纽带并不断加强。
化身职业农民,开设培训班,待收成稳定后,再允许农民回收土地自己从事农业生产……负责土地流转的企业承担了部分市场风险,打破"谁来种地"的窘境。
"超级稻"种植新意:"旱改水"引来生态循环农业
头戴草帽,皮肤黝黑,鞋子上还沾着泥土……雷达现代农业合作联社副董事长班振达,从渠莳片区"旱改水"项目工地走出。
成立于2016年的扶绥县渠黎镇雷达现代农业合作联社,是崇左市"双高"基地建设中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崇左市甘蔗现代化生产的标杆。目前,雷达合作联社已拥有"双高"基地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核心团队。
今年,雷达合作联社承接了渠黎渠莳片区"旱改水"项目建设。
"不仅要平地,还要筑田埂、引水保水。"班振达向记者介绍,这是与"双高"基地建设要求迥异的高标准工程,却有相通之处。雷达合作联社把"双高"基地建设积累的经验运用在"旱改水"上,得心应手。
多年的"双高"基地建设经验告诉农民,要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不再看老天爷的脸色,关键在科技!
提高农业效益和抗市场风险能力,需要科技支撑!如何运作,企业的市场嗅觉比农民更敏锐。
水稻是水田的主角。早已与崇左结下不解之缘的"超级稻"被雷达合作联社选中。
2009年11月,自治区农业厅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动超级稻在广西的示范推广。2011年,宁明县百亩连片超级稻超高产示范基地代表广西超级稻生产成果通过国家农业部验收,在全区立起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典范。
如今,"超级稻"在扶绥延续增产增收的使命,成为"旱改水"项目的核心。
"基地与清华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引进种植'超级稻'。"更让班振达笃定,"旱改水"项目必将带来丰厚回报的是,科研团队带来的稻鱼共作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稻渔工程"。
"稻渔工程"利用鱼粪给水稻提供养分,肥水还田,底生藻类,保住肥水,水稻、鱼虾、螃蟹、田螺和水生物和谐共生,从而实现立体种养,一田多用。不用施肥,不用配药,也能高产。
"生态循环农业"概念的融入,扩大了"超级稻"的优势。
为了验证田中的肥力,班振达将试验田中养鱼的水用于浇灌蔬菜、甘蔗,不腥不臭,浇啥啥长得棒,更加坚定了"稻渔工程"的路子。
"回收稻秆制成饲料用于养殖业,还能延长'稻渔工程'的产业链。"班振达笑称,这是一笔"买一送三"的买卖。
新闻推荐
扶绥讯近年来,扶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营养餐改善计划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积极对学校的供餐情...
扶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扶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