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派贫困户比“阔”记

左江日报 2020-01-15 10:59 大字

近日,正午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在扶绥县山圩镇那派村累乙屯的生态立体养殖基地里,忙了一个早上的吴飞运、吴献伟、何耀朋等人陆续回到基地“总部”小憩,稍作休整后再准备下午的工作。

2019年3月,那派村在脱贫攻坚帮扶后盾单位崇左市复退军人医院和扶绥县扶贫办的帮助下,充分利用村里的集体鱼塘和荒地,建起“水下养鱼、水上养鸭,山上种果、果下养鸡”的累乙生态立体养殖基地,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惠泽当地贫困户。按协议,养殖基地由后盾单位和村委援建,收益部分50%归村集体所有,10%归基地所在的累乙屯所有,余下40%则用于负责基地管理的贫困户分红。那派村的吴飞运等8名贫困户,成了养殖基地的首批管理者。

“总部”其实就是一排平房,这里既是养殖基地的仓库,也是大伙儿平时的休息间。春节日益临近,正是岁末年初之时,大家围坐在一张石桌前热聊起来。同是贫困户,他们要比一比一年来谁更“阔”了,比一比一年来谁的收获更多一点。

“到现在为止,基地卖了两批鸭子。第一批卖了400多只,管鸭的每人分红3400元,第二批刚卖了500多只,春节前又拿到一笔钱。基地有13亩果地,主要种植蜜丝枣和番石榴。蜜丝枣今年第一次采收在即,果树下养的几百只鸡春节前就可以卖了。过不久鱼塘里的鱼也可以捕捞了……到时候分红会越来越多。”吴飞运介绍说。

平日里大家的工作主要是割草、捡甘蔗叶、剁草喂鸡鸭鱼,还在地里除草、施肥、剪枝等,工作虽然繁杂但很轻松。忙完养殖基地里的活,还可以兼顾打理家里的地,这让大家感到很充实,也非常满意“家门口”的这份工作。

“加上去年七七八八的各项补贴,也有两万余元,生活压力没那么大了!”吴飞运说。“咱贫困户谁没有这个,有啥值得炫耀的?我家的《贫困户受益明白卡》上足足写了14项,加起来也有一万多块钱!”何耀朋接过话茬说。

吴飞运是那派村累乙屯人,妻子患有慢性病,2015年,两个孩子都还在学校读书,家里4口人的所有开支重担就压在吴飞运一个人身上,因此他家被认定为贫困户。

“那只是其中一部分。我儿子现在在镇上一家木业公司务工,一年有两万多元收入。女儿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医院工作,年收入三万多元。压在我肩上多年的担子终于可以卸下了。”吴飞运祭出了“杀手锏”。

“我还多了个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1300元,足不出村就能领工资!”何耀朋不甘示弱。原来,他被评为特困户后,村里设置了两个公益性岗位,安排他和另一个贫困人员负责全村10个屯的保洁工作,平时村里有什么公共事务,也叫上他们去帮忙。

“刚才你们说的钱我也得!”坐一旁的吴献伟插话道。今年才45岁的吴献伟,身体健壮,却因为妻子和儿子残疾,四口之家靠他一个人撑着,因此被列为特困户,这让他觉得颜面无光。他唯一的想法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甩掉贫困的帽子。去年3月,他到立体养殖基地工作。同时,他还与他人合伙在街上开了家专门帮人宰杀家禽的店铺。平时杀一只鸭收手工费10元,节假日涨到每只15元。吴献伟说,这仅仅是开始,主要是先在市场上混个“脸熟”,等在养殖基地工作积累足够经验后,自己养殖自己卖,养殖销售宰杀一条龙,那个时候自己当老板。“生态养殖的东西更受欢迎,不担心销路。”吴献伟信心十足。

整个中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抠”出自己的家底,细说这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期盼,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个生态种养基地成立以来,共帮助8名贫困人员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让他们既有工资性收入,又能够兼顾家庭生产和生活,一举两得。”那派村第一书记李静忻说。

据介绍,2019年,扶绥县通过养殖基地和园区企业的“扶贫车间”,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873人,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好路子。

新闻推荐

扶绥县民政局:积极排查,让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扶绥讯为确保困难群众温暖安全过冬,去年12月份以来,扶绥县民政局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困难群众温暖过冬排查工作。该局制定...

扶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扶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