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帮助小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左江日报 2019-01-23 09:46 大字

□潘扬枝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小学作文是学生写作起步的重要阶段,其作用不言而喻。由于小学作文教学刚起步,小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理解和消化,加上阅读量还比较少,阅历有限,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都会感到很为难,觉得无从下笔。如何帮助孩子们提高写作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平时要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掌握写作素材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确实,只要平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会让孩子了解掌握许多写作素材,写作时就会轻松许多。课外阅读要注意从易到难,小学一至三年级时,刚开始可以先阅读一些有标注音标又比较简短的文章或书籍,比如童话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等。到四年级以后,可以阅读没有标注音标的课外读物,而且可以开始阅读一些中外名著。通过海量阅读课外书籍或刊物,能够学习到课内很多没有学过的知识。在阅读的时候,要对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并多读多背诵,长期坚持下来,慢慢地累积丰富的写作素材,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写作时也就可以信手拈来了。课外阅读不仅使得孩子们的知识面更加广泛,更加领悟人生道理,对写作方面也是非常有用,比如在写作文的时候,对于好词好句好段也可以借鉴应用,这样会令自己所写的文章变得通顺,文理清晰,更加生动。

二、日常教学经常组织相关比赛,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为提高小学生写作兴趣,日常教学中,可经常性组织背诵比赛、手抄报、作文比赛等活动。通过定期举办背诵比赛,让学生对相关文章进行硬性背诵,让他们熟读背诵教材或课外读物中的优秀篇章、精彩片断、优美语句,多利用课余饭后,进行吟诵、品味、消化。如果孩子们能够熟练背诵几十篇乃至上百上千篇的好文章,能使孩子们从中得到较多的语言储备。定期举行班级、年级“手抄报大赛”,制作手抄报过程中,孩子们会不断去阅读和收集素材,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的素材都用到习作中来;一些优秀手抄报给学生进行学习,让自己有东西可写,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根有帮助。经常性组织作文比赛,多练写作,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对获奖的好习作,及时推荐给报刊杂志,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成功和快乐,并带动其他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认真引导观察日常学习生活,及时发现写作灵感

作文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多让孩子留心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只要细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关注身边的事情,会源源不断捕捉到和积累作文材料。在指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时,要由近及远、有的放矢,可能先从观察校园的环境、学校老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入手,老师现场加以引导,比如让学生观察写作一节体育课,首先让学生观察了解体育课上什么内容,再让学生观察了解老师如何教练学生,最后是观察了解一些学生上课的情况等等,这样作文现场教学基本达到了目的。再次,要让学生从观察日常生活环境着手,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孩子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要指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一点一点记录下来,积累起来,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灵感,积累写作素材。

四、鼓励孩子走出家门,积累原始写作材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有时间,家长要鼓励孩子走出家门,看看外面的世界,扩大见闻,丰富知识。美丽的效外、迷人的景区、纯朴的农村、繁忙的工厂等等,都是写作很好的第一手素材。只有孩子自己亲身经历了,才会表达的更加的真切感人。父母可以利用周末、寒暑假、节假日等组织外出活动,去参加观光活动、去参加农业劳动、去参加科技活动等,培养孩子观察当天当次活动,并及时记录下来。通过以上多种渠道的积累,胸中有材料,日积月累,既培养了孩子健康、积极的品行,又学到了课外知识,扩大了写作范围,学生写作时也会得心应手,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作者单位:扶绥县特殊教育学校)

新闻推荐

扶绥山圩至中泰产业园公路(山圩至渠黎段)工程环评征求意见再公示

1.环评报告征求意见稿、公众意见表网络链接:http://www.fusui.gov.cn/;2.可联系建设单位“扶绥县交通运输局(0771-7530063)”...

扶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扶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